恶紫夺朱(2/2)
见朱云怡伤感,皇帝极为心疼地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温柔地说道:“新年事多,想来你母妃还有事要你帮忙,快些回去吧。虽是大年初一,但父皇还有一些奏折要批,便先不留你了。等批完奏折了,瞻基那小子也该进宫了,到时父皇再和他一起来永宁宫看你。”
听皇帝说有政务要忙,朱云怡便不再打扰。为了缓解皇帝的伤感情绪,她便故作轻松地笑着说道:“那云怡便去小厨房做一大桌美食,在永宁宫等父皇和瞻基前来用膳。”
皇帝和蔼地点了点头。
于是朱云怡把碗筷收进了食盒里,就在准里离开的刹那,她忽然发现皇帝的书房里多了两幅挂画。
皇帝虽是武人,但毕竟是皇家子弟,因此在太祖的要求下自幼便开始研读四书五经,同时在诗词书画方面也颇有造诣。他对字画虽不痴迷,但书房里也挂有一些名家字画,多为怀素、赵孟頫、柳公权、黄公望、王冕等人的真迹。朱云怡常来书房,对房里挂着的字画早已烂熟于心,因此很快就发现墙上多了两幅新挂上去的画。
让朱云怡感到意外的是那两幅画并非赵孟頫、黄公望等大家的真作,技法算不上高超,甚至可以说有些拙劣。只见那两幅画挂在书房左侧的墙上,其中一幅画着一棵果实已经成熟的梅花,梅花树下一个妙龄女子正快乐地荡着秋千。画中的女子身着红衣、眼波流动、璨若明星,额头上还贴着红色的梅花状花箔,便是木樱和黄怜曾化过的寿阳公主梅花妆。
细看之后,朱云怡居然举得画中的女子眉眼有些眼熟,倒有几分木樱的模样。
画的右上角还题有几个字: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这几个字的字体也极为罕见,既非寻常字画上常见的行书、行草、草书,也非楷书、隶书、篆书等常见的字体,而是极为罕见的爨体文。若非像朱云怡这样博学多识之人,定然难以认出这种字体。
爨体字是汉字从隶书到楷书的过渡字体,罕见且稀有,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颇有集篆、隶、行、草、楷诸字体为一炉之意。爨体字用笔方峻,起收果断。运笔时方中带圆,笔画沉毅雄拔,似昆刀切玉,笔力雄强,既继汉碑法度,又有隶书遗意,意态极为奇逸。由于爨体出现于魏晋时期,而当时对书体的保留一般还止于碑文,但因为曹操与司马炎的“禁碑令”
(本章未完,请翻页)
,爨体这一广泛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书体开始逐渐销声匿迹,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鲜为人知,也不再广泛流传于后世。如今这一字体基本只流行于云南曲靖等少数地区,变得极为罕见,成为云南特色的代表书法。曲靖的《爨宝子碑》和《爨龙颜碑》也成为仅存的爨体字碑刻和爨体字来源,世称“二爨”。
同时爨体字的得名也不像颜体、柳体,并非依附于某个大家之姓,而是因曲靖地区的“爨氏家族”而得名。在西南边陲的云南,南诏国崛起前曾有爨氏家族称雄西南。据《爨龙颜碑》记载,爨氏为中原南迁汉民,乃班氏后人。东汉末年,班氏因功受封于爨地,故以“爨”为姓,即“采邑于爨,因氏族焉”。蜀汉时爨氏为南中大姓,后“迁运庸蜀,流薄南入”,最终落籍于滇。东晋时已称雄滇东,此后三百余年一直是滇东雄主。后来南诏崛起于滇西苍山洱海之间,而唐玄宗又不愿爨氏继续称雄滇东,故与南诏首领皮逻阁一同胁迫爨氏。至天宝七年,南诏军队攻陷滇池地区,称雄滇东四百余年的爨氏家族最终灭亡。后曲靖百姓为纪念历史上的爨氏家族,便把这种极为罕见的字体称之为“爨体”。
若非像朱云怡这样博学多识又对书法研究极深的人,绝不会知道“爨体“这种极为罕见的字体。皇帝对书画确实颇有造诣,但钻研并非极深,因此看到他书房里的丹青上竟写有爨体字时,朱云怡不禁感到颇为惊讶。
于是朱云怡又细细看了看那幅画,发现署名为”如星居士“,显然是一个号曰“如星居士”的人所画。
再看另外一幅画时,只见其上所绘乃浩瀚无垠的夜空,中央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四周都是璀璨的星星。右上角也用云南独有的爨体字题了一句诗: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署名亦是“如星居士”,看来仍旧是那个名号“如星居士”的人所画。
夜空本就极为难画,而那个“如星居士”的画技又不高。因此倘若那幅梅树图尚能勉强入眼的话,那这幅夜空星月图便确实登不上大雅之堂了。同时朱云怡对那个“如星居士”的书法不敢恭维,因为爨体字虽然罕见,但只要用心临摹、不断练习,最终也能写得有模有样。但那个“如星居士”似乎对书法并不擅长,字画上的爨体也仅仅停留在生硬模仿的层面,而且还模仿得有些拙劣。
皇帝似乎极爱梅花,在书房里挂了好几幅元代王冕的梅花真迹。王冕因喜爱梅花而闻名于世,他一生种梅、写梅、画梅、咏梅,以一幅《墨梅图》而扬名立万。他一生画了许多梅花图,皇帝也收藏有他的几幅真迹,都被挂在了书房的墙上。先前朱云怡也曾向父亲发出了疑问,问他为何这般喜爱梅花。皇帝回答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他喜欢梅花坚毅刚强、勇斗风雪的性格。从梅花身上,皇帝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影子,更提醒自己要一直像梅花一样坚毅刚强。虽然对花花草草不感兴趣,但在皇帝眼里,凌寒独自开的梅花早已超越了花草的自然属性,不再是每年会落会开的花儿,早已成为他的精神激励与寄托,因此才对梅花格外情有独钟。
在所有的花儿中,朱云怡最爱菊花,其次便是梅花,因此和皇帝也算心意相通。故而每年梅花开时,她都会亲自摘上一些送到乾清宫。每每这时,皇帝便会龙颜大悦。
那两幅画旁还挂有一幅王冕的梅花真迹,与大家之作一比,那两幅画更是相形见绌。朱云怡知父皇对字画颇有造诣,按理说应该看不上这样拙劣的画作,大明白它们为何会被挂在书房的墙上,故而奇道:“父皇,这位‘如星居士’是谁呀?您似乎对他的丹青情有独钟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