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劝说妈妈回老家做康复(1/2)
来南昌的日子过得很快,一眨眼已经过去六天了。清子呆不住了,她觉得再继续下去对爸爸的病情没多大的帮助。再加上真的很累很累,整整六天六夜,一共一百四十四个小时,都在医院里,在这小小的病房里,确实是快要坚持不住了。
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席卷全身,那就是是时候回去了。
清子在病房里来回踱步,妈妈看见了感觉到女儿有些焦虑,就问:“怎么了?”
清子还没想好怎么和妈妈说,就骗她说:“没事。我出去一下。”
她走了出去,在大厅里也不能让她好受一些。四面全是白墙和一间间冰冷的病房。清子突然觉得很烦躁很压抑,她赶紧掏出了手机,给高中同学何炜发了一条微信。
何炜在老家的人民医院康复科做医生,他非常的优秀,看他的朋友圈就知道了。经常有康复的患者送他锦旗,感谢他。清子焦急的等待回复,她摩擦了一下手掌,外面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些冷的。
“叮咚。”手机响了。
清子打开一看,果然是何炜的消息,他只是给了个电话号码,让她打电话过去。
她毫不犹豫的拨通了电话:“喂?何炜,是我施清清。”
“啊,我知道。”
“怎么了,你怎么突然对康复这么感兴趣了?”
清子沉默了一会儿,不知道为什么她突然想哭,好像有什么东西卡在了喉咙,说不出话来。
“我爸爸生病了,目前瘫痪在床。”她的声音有些颤抖。
对方很惊讶,他不敢相信:“啊?我没听错吧?怎么了?”
“脑瘤压迫了血管。”
“手术成功吧?”
“嗯,挺好的。现在在二附医院治疗。”
“从发病到现在多久了?”
“一个多月了。”
“那应该稳定了,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康复了。如果你们要在南昌做康复,我建议去一附医院。一附医院的康复做的很好,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要抓紧时间做康复,从医学的角度来说,发病的半年时间,我们称之为康复的“黄金六个月。”这六个月非常关键,甚至对以后的康复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清子没有说话,继续听着。
“目前叔叔在二附医院做的项目有哪些?”
“针灸,电疗。”
“没了?”
“没了。”
“那不行,远远不够。”
“这些都是很基础的,而且这些设备我们医院也有。最主要的还是康复师的手法按摩,要结合病人情况定制一套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随便搞两下没多大用处。”
清子的心咯噔一下,落了下来。
“你们是在新医院吧?红角洲的那个?”
“没错。”
“那个不行,目前康复科都没有。而且给你们做的不是康复师,是理疗师,有很大区别的。”
清子再次陷入了沉默。
“叔叔在县医院住过院,对吧?”
“嗯。”
“你把他的身份证号码,名字发我手机上,回头我在电脑上看看他的住院记录。”
“好的好的。”清子连忙说,“我还有一个问题。”
“你说。”
“要是回去做康复,直接联系你就好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