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丰收(2/2)
往后几天,她发现不定时来苏家串门儿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跟苏父苏母聊着聊着就开始打听他们家里的事儿。
南屏村的人都知道苏家把好好的十亩责任田全给种成了桑树,可没少在背后议论,钟正县的人少有种桑养蚕的,生意都让隔壁县做了。
所以从一开始都想看苏家的人笑话的人可不在少数。但苏家今年一会儿小轿车的,一会儿跟有毛病一样承包了五十亩荒地,接着又是大卡车的,搞得他们实在是好奇的心直痒痒。
虽然苏家也没掖着藏着,这地就在那里,人人都能瞧见他家地里种着什么东西。但他们不死心,生怕苏家背着村里人偷偷的发财,忍不住的人就直接上门来打探口风了。
苏父苏母起先没有察觉,可禁不住这么多同村的人来打听。一来二去的就品出了不同,这些人还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当年苏母生苏茵茵难产,苏父挨家挨户敲门借东西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种态度。最后苏母烦了,干脆家门一关,窝在家里整理蚕茧。
而这些人最后看实在是打听不出什么来,表面上像是放弃了,也不来敲苏家的门了。
之前苏母专门清出了放农具的耳房来养蚕苗。直接买回来的就是幼虫蚕苗,满满经常扒着架子喊“虫虫~”。
现在天气热,家里桑叶也充足,长得速度快,已经有些开始吐丝结茧了。
眼看着这蚕茧都要大量出来了,苏茵茵才惊觉自己忘记先去跟丝绸厂“谈生意”了,不然这些蚕茧全积到家里就坏大事儿了!
她把这事儿一跟家里人一说,苏父还有苏青禾三个人在饭后商量了半夜,看到时候怎么跟那丝绸厂谈生意才合适。
但时不待我。
他们想了个大概方案就第二天动身去了县里丝绸厂。
因为没有直接到丝绸厂的大客车,他们还是在农贸市场门口下了车,又坐着三轮车过去了。
丝绸厂跟苏茵茵心里想的不一样,从外面看着冷清的很。
不过也不意外,这个时期面临着重工业向轻工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观念还停留在军工钢铁之类的“铁饭碗”,有点儿心底“瞧不上”这类的工厂。
所以即使是县政府投资的丝绸厂,前期的发展也是有些艰难的。
苏清禾上前敲了敲门房的窗户,里面的人正在迷迷糊糊的打着盹儿。
“师傅,中午好啊。我们是来推销蚕丝的,您看能不能进去找领导通报一声。”
里面的人听了,抬了抬拉耸的眼皮,上下打量了苏青禾还有他身后的苏父和苏茵茵一圈。
“哪的人啊?”
“我们是下面南屏村的,家里养的蚕结了好多蚕茧,想卖给咱们厂里。”
“行,在这里稍微等一下,我进去找我们供应科的领导过来。”
“谢谢您啊!”
门房的人进去通报,苏清禾三个人就找了个阴凉点儿等着。
左等右等,门房的人才从里面走出来,领着着他们去了一个办公室。
打开门,里面坐着个穿着西装的中年男人,他看见他们进来,也没说什么,又接着忙手里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