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沧桑百年:中国的奋斗 > 第三章 决定中国命运的辩论

第三章 决定中国命运的辩论(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真不想当宰相啊 我的夫人是众生之主 异界绘旅人 起始黎明 哑女的生存游戏 漫漫逐仙路 少爷的娇妻要甜宠 穿越之走上暴富 请叫我黑科技大佬 危诡游戏

许乃济,字叔舟,号青士,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出生,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的进士。中国最有名的政治家之一。

后边的称号可不是我给的,那是伟大的马克思先生在他老人家所著的《鸦片贸易史》里给予的。

事实上许乃济也确实很有名,至少在当时是颇有名声的,因为他和他的五个堂兄弟都考中了进士,先后进入翰林院,被人借用北宋扈蒙所说的“五凤齐飞入翰林”来赞扬他们。至于是不是能被称为政治家,那就见仁见智吧。

在这里我补充几句,“弛禁论”的观点,并不是许乃济最先提出来的。早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广东的一些士绅和文人就已经开始倡导鸦片弛禁了,还特意写了一些关于弛禁鸦片利大于弊的文章公开发表,并且向广东司法监察机关的主管领导,广东按察使进行游说。

当时担任广东按察使的就是许乃济。他看过这些文章后如获至宝,随即推荐给了两广总督卢坤和广东巡抚祁贡。卢坤等官员们对禁烟早已经彻底丧失信心了,所以看到这些文章后佩服的无可无不可(见而心折)。立刻将这些文章整理归纳成《粤士私议》,作为一封奏章的附奏,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上疏给道光皇帝。

奏章的大意是:

先表示目前禁烟的形势进展的非常困难(骤难挽回),然后针对广东士绅们所写的文章作了客观的分析,最后表示,这些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其说均不无所见),不过违背了当前的禁烟法令(与禁令有违),应该是行不通的(窒碍难行)。

这不都是废话吗。你明知道行不通还报告给皇上,这不是没事找骂吗。

卢大人当然不是找骂,他也是左右为难给逼出来的。虽然他对禁烟实在没辙了,但是多年的政治经验提醒他,如果大张旗鼓的提出来不禁鸦片,这黑锅又太大了。所以就想出了一招投石问路,看看道光皇帝对弛禁主张的看法。

卢总督精,道光也不傻。看完这道模凌两可的奏章,也没骂他,理都没理,直接就压箱底了。

根本就不表态。

这么大的黑锅你这个做臣子的不背,却让我这个当皇帝的背,想什么呢。

道光这招不置可否,经验丰富的卢大人也就不说话了。

领导们都消停了,许乃济却来劲了。

通过道光对这道奏书的态度,许乃济断定皇帝他老人家动心了,虽然皇帝没有表示赞同,但也没公开反对呀。于是,许大人发扬了刻苦钻研的精神,针对鸦片弛禁的主张,做了深刻而又细致的分析。终于在两年后,向领导提交了这份总结报告。

从这奏章出炉到现在,对它们的争议就一直存在。

有骂的。

说这个办法是扩大鸦片祸害,不顾人民死活和民族危亡的,彻头彻尾的卖国言论。

有夸的。

认为如果清政府不拘泥于祖先的教条,明令按许大人的建议办,不仅国库能够得到充盈,而且鸦片泛滥的势头是可以逐步抑制住的。

我对这两篇奏章的评价就四个字:

饮鸩止渴。

增加进口鸦片关税,限定只能以货易货。可能会增加税收,防止白银外流。但鸦片是毒品,不是烟草。一旦开禁,其结果就是毒品更加的泛滥。

当时大清国的总人口大约是四亿人左右,至于鸦片吸食者的人数,很多书上记载不一。我觉得比较靠谱的说法是200万到400万人。具体点说就是每一两百个人里,就有一个抽大烟的。如果当时真把进口鸦片的口子打开,甚至推广内地种植。那瘾君子的数量必然会成倍的增长。也许后来“东亚病夫”这个耻辱的外号,就改成“东亚毒夫”了。

不过对许乃济的奏疏也别太上纲上线,因为当时世界各国对鸦片的态度毕竟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的很多西方国家也确实是把鸦片当做药品的,当然在那些国家里也有吸食鸦片的,也让政府头疼,只不过没有大清国这么严重而已。

但是许大人您连最基本的普通烟草和毒品之间的区别都没搞清楚,就敢妄言鼓吹开禁鸦片,确实有点冒失。另外单凭那句“断无减耗户口之虞”就真应该被唾沫淹死。

目录
新书推荐: 人形凶器,肉身成圣 万般特质加身,我终将成为不朽 我的天道版本太低,所以全是漏洞 仙武:从现实开始横推两界 工业克苏鲁?是克苏鲁工业!! 骑士不好当 佣兵战纪 神峰 两界:魔修误入领主世界 斗罗:琴声一响,暗器返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