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约定(2/2)
当然,既然是偏锋,也就意味着不被重视,甚至轻蔑。马化糖推销这些材料的历史也是一部个人的血泪史。岳华年若是找他,在苦于找不到人手的时刻,无疑是雪中送炭。
借鸡生蛋,辛苦一下,先解决生存问题,再图谋发展。
凭着逐渐恢复的记忆,他找到属于自己的宿舍。不是四人间,也不是八人间,而是连隔断都不存在的三间大通铺,床板无缝对接着床板,人与人之间的界线就是铺盖与铺盖之间的距离。
偌大的房间只有一个人趴在那里看书。岳华年知道这个特殊时期,午饭后,同学们都是直奔教室,困了就趴在书本和资料之间的缝隙睡一会儿,直到教室要熄灯才回这躺着睡觉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个看书的人,岳华年不认识。他到挺热情,还给岳华年打了个招呼。
岳华年说:“一个人在这里读书,也挺安静。”
那人呼啦一下书,笑着说道:“确实没人打扰,从早晨到现在,你是第一个过来的。”
“你一直在啊,没去上课啊?”岳华年也有点好奇了,这是复课班的宿舍,按道理,不应该不去教室的。
“看完,再去。”他又晃了晃。
“什么书啊?这么有魅力!”岳华年道。
“呶。”他把书皮展示给岳华年。竟然是卧龙生的《岳小钗》。
“这么冷门?”这本书他还是第一次见。
“老金和老古的都看过了。就找了这一本。”
“那你阅读量挺大啊!”也许都和高考无关,但是,能读这么多武侠小说也是非常了不起。
“哈哈,你还是第一个夸我的。”他不好意思地说。
“说不定哪天你还能自己写呢!”岳华年很真诚地说。事实上,哪一行做好了,都可以的。武侠小说也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写武侠小说,做武侠文学研究也并非没有前途。
“借你吉言!”他笑了笑。
岳华年的行礼很简单,就一床用了三年的毛巾被和床单,外加一身换洗的衣服,连破损的行李包都没撑起来。
“不上了?”那人问道。
“去一中。”
“联系好了?”
“还没,到了再联系!”
、
“有魄力!”
“你比我还有魄力!”岳华年指了指《岳小钗》。
哈哈,他放声大笑。岳华年觉得这洒脱和豪爽/劲儿还真像大侠,顺口问了一下:“哥们儿,尊姓大名是?”
“孟晓天,外号流浪!”他说道。
“我叫岳华年。以后去一中,文科复课班找我。”岳华年说道。
“好。不送!”他拱了拱手。
岳华年笑了笑,拎着包裹出来。
流浪,流浪。
他想起来了,那个商都籍著名小说家,还获得过茅盾文学奖。
不过,他隐约记得流浪的简介中提到他是一中毕业的。
难道,这三中就是他的中转地,最终也会去一中?
那就在一中等他吧。
岳华年加快了步伐,但愿水儿没等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