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 进军欧洲 (上)(2/2)
奥斯曼帝国已经成为历史,可惜离蓝闹的目标还差十万八千里。征服一个国家容易,征服一个民族,难!没有三五年根本就不用想了,甚至真正的完全汉化必须要十年二十年时间。好在是此刻的奥斯曼帝国,地广人稀。
老百姓拥有足够的田地,那些贵族不是杀了,就是逃了了,剩下的穷苦的老百姓,而且他们十之八九都是目不识丁之辈。更多的还有奴隶,连生命都无法保证。此刻,蓝闹让他们拥有土地,并且保证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如此的政策,他们做梦都没有想过,心里打十万个愿意。因此,蓝闹推行汉化政策极为顺利。
在奥斯曼帝国,汉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小孩子无条件入学,而且读书是每个人的梦想。包括最底层的老百姓,只因为家庭贫困不利去读书,现在竟然免费读书,他们当时都不想相信。在自己亲手将小孩送入学馆后,站在旁边看着,读书人用着自己听不懂的语言教自己的儿子去写字的时候,他们笑了,他们明白,自己的小孩以后将也是一个读书人。
最先变化的就是当官的,蓝闹的政策,当官的给他五个月时间,必须认识汉字,懂汉语,否则头上的乌纱帽不保。那些官员开始拼命的学习,为了保证头上的乌纱帽,他们必须学习汉字,最后将近有三成人竟然做到了,可见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战争虽然摧毁了城池,摧毁了一切,在不惜代价的间支援下,奥斯曼帝国很快地建起那城池,以及水利设施,仅仅的一年时间,就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笑得乐呵呵。因为他们身份是平民,家里藏着无数的粮食,至少不用为下一顿的饭而发愁,这样的朝廷,他们怎么会不支持呢?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小孩认识字了。
奥斯曼帝国是打下拉来了,也答应了大舅哥建国的要求,他开始北上去攻打沙俄,以战养战。埃及的贸易市场就是建国最好的后勤供给基地。以及奥斯曼的粮仓。
蓝闹不想对欧洲动武,所以他用的是商品。丝绸、瓷器、茶叶以及其他的各种蒸汽机之类先进的技术。欧洲的大公,欧洲的女王,他们为之疯狂。可惜蓝闹也遇到了麻烦,欧洲的教廷对蓝闹极不友好。
面对欧洲的教廷,蓝闹下达了旨意,以武力消灭教廷的武装力量。用蓝闹的话来说:欧洲的规矩,我帮你改一改。
铁铉和蓝魂,还有郑和,在此动手。面对步枪和大炮,教廷的武装力量,根本就不堪一击。
教皇通过欧洲王室,向蓝闹发出和谈请求。其实,欧洲的王室,对教廷也是非常厌恶的。我王国内部的事情,不需要你教廷来指手划脚,现在你受挫了,他们还在幸灾乐祸,故意在蓝闹面前煽风点火。
面对部队疯狂的进攻,教廷抗不住了,他们只能选择无条件投降。面对教皇,蓝闹提出一个要求,教廷可以允许存在,但不准有任何的武装组织。每个地方的神职人员必须控制数量,超出数量杀无赦。教皇在蓝闹提出的协议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此刻的欧洲终于政教分离,各个王室不再受教廷的控制。也就是说,国王的加冕不需要得到教廷的首肯,这是数千年来欧洲从未出现过的事情。
蓝闹花费了两千万圆的价格购买了一块土地,这个面积不低于后世的伦敦,它相邻于法国与德国。蓝闹准备将它打造成世界的中心,至少是欧洲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