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迁都(2/2)
“最近市井孩童都在唱东头一个汉,西边一个汉,想必诸位臣工都听说了,这是说大汉要迁都啊!当年光武中兴与洛阳,我等应中兴大汉与长安。”董卓揭露今天的主题。
“不可,不可啊!”司徒杨彪劝道:“关中残破零落。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望丞相监察。”
董卓怒曰:“你阻国家大计?”
太尉黄琬曰:“杨司徒之言是也。过去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
董卓道:“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
司徒荀爽谏道:“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
董卓大怒曰:“咱家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我进言道“丞相要怎样迁都?”
“孙城主不阻止?”董卓问道。
“大势已成,阻止没有任何意义,况且即便某阻止,丞相也会迁都!”我笑道。
“哈哈哈。还是孙城主明白事理啊!咱家的意思是,百官乘车先行,百姓随后前往长安。”董卓大笑,说出与李儒的计划。
“丞相计谋高深,在下佩服,不过某有一计,可是天下诸侯失信于天下,不知丞相愿听否?”
我道。
“计将安出?”董卓问。
“所谓迁都,不过是将陛下和百官迁往长安便罢了。”我道“至于百姓,丞相大可不用费事,让他们留在洛阳也未尝不可,甚至于将皇宫留给关外诸侯也行。”
“妙极,妙极。”李儒大赞“非城主提醒,还不知有如此一计,可让关外诸侯尽失人心。”
董卓自然想不明白,问“孙城主,你要怎么做?”
“这还是让李大人来说吧!某才疏学浅,恐解释不清楚。”我谦虚道。
李儒可没有谦虚,直接道“启禀丞相,孙城主所言留下洛阳百姓,对我军有一害而百利,一害,自然是让长安失去数百万人口。利则多,一利我军可以节省大量粮食,二利关外诸侯进驻洛阳,洛阳百姓无粮,势必诸侯需用军粮接济百姓,接济则失去大量粮食,影响叛军士气,若是不接济百姓,不到一月,天下都会知道叛军在洛阳的作为,失信与天下。”
“保留皇宫,则更是一大良策。皇宫富丽堂皇,稍有贪欲的人都会想入住,然而,皇宫乃是天子行宫,诸侯若是进驻,将大失人心,皇宫将成为一块烫手山芋,让诸侯无可奈何。”
“李儒,你说了这么多,不就是让叛军失去人心吗?人心有什么用,我西凉铁骑难道靠的是人心。”董卓从来不知道人心的重要。
“呵呵。人心确实没什么重要,只是没了人心,关外叛军想要征召士兵就不容易,即便强征,士卒们也是出工不出力,怎会再是西凉铁骑的对手。”我淡笑道。
“哈哈哈。”董卓大笑“好,就按孙城主的话做。”
百官心中对我是大恨,他们没想到我会出这么一个毒计来坑天下诸侯。
其实我可没有要坑他们的意思,主要是加入董卓阵营后有保护洛阳这么一个任务,顺便做了,况且像洛阳这样的大城市,毁了确实可惜,将来若是再建帝都,又要消耗多少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