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看病与识人(2/2)
东山池畔垂柳已绿,假山怪石高耸,几只白鹤依水而立,端的是好景致。
高淯暗赞大兄会享受,见高澄独坐在山前一张漆案旁,案上放着一些饮食。高淯知道,父亲高欢虽是大爱鲜卑习俗,而兄长高澄内喜汉俗,厌恶粗鄙无文的鲜卑马客,多与河北大族交好,眼看高澄身穿一身天青sè儒服,头戴文士巾,长发散在脑后,却有魏晋名士出尘的风貌。
高澄见高淯已到,示意他挨着自己坐下,表情关切的问道:“八郎,他二人怎么说?不碍事吧?”高淯笑道:“大兄派了两个医道国手来,就是有病也都治好了,何况我只是有些心神不宁罢了。”当下将徐之才开的方子给高澄说了一遍,高澄听说没有大碍,便笑道:“如此最好,明rì一早,我们就到晋阳去。”
兄弟二人正说着话,一个女郎袅袅婷婷的走了出来,正是已进驻东柏堂的原高二娘子李昌仪,李昌仪如今面带桃花,眼角含笑,哪还有半分昨rì的愁苦味道,走到二人身前,先对高淯深施一礼道:“多谢八郎主救我一命,若非八郎主相救,恐怕我早已死在侯行台刀下了……”
高淯见高澄看了他一眼,只得还礼道:“不必客气,这也是理所应当的……”李昌仪见高淯说话不畅,抿嘴对高澄笑道:“八郎长得太俊,面子又嫩,将来恐怕会被娘子欺负呦。”
高澄伸手拍了拍她的手背,斜目调笑道:“怎么?比我还俊吗?”李昌仪低头含笑,轻抚了爱郎肩头一下,轻声道:“别乱说,我先回房了,你若无事也早些来吧……”说完妙目流转,在高澄身上停留片刻,转身自回后堂。
高淯看她走远,本想开口问大兄究竟如何打算,却也觉有些多事,遂换个话题道:“二兄也回晋阳吗?”
高澄见他yù言又止的样子,轻轻一笑也不点破,点头答道:“他今rì便已动身了,咱们不与他同行,那个闷子,多他只是多了段黑木头,还是被水泡发了的那种!”
高淯扑哧一笑,问道:“大兄不喜欢二兄吗?总是看他不顺眼……”
高澄鄙夷道:“此人毫无胆略,经不起事,虽能按部就班的做些常务,但当我高澄的母弟还不配!”
高淯道:“所以大兄才开始培养三兄吗?让他任青州刺史,将来与二兄并立?”
高澄摇头道:“三郎这人,志大才疏,不堪大用。自以为自己才略无匹,其实言过其实,若说成就,恐怕将来远在六郎与你之下。”
高淯道:“五兄却很聪慧,只是不大爱管事。”高澄皱皱眉,犹豫了片刻才道:“八郎,你五兄这人并不是不爱管事,他是在避嫌……”高淯诧异道:“避嫌?”
高澄点头道:“当初父王有意废了我,让他做世子,因为他母妃的身份特殊,借此可以巩固内部分裂的势力,只是后来反对的人亦不少,这才作罢。他怕我猜忌,便暗自韬晦,将嫌麻烦当做借口,搪塞众人罢了。”
高淯恍然大悟道:“既然大兄如此了解,怎么不与他言明呢?五兄xìng格倒是挺好。”高澄微微一笑道:“何必言明,这世间人才有的是,不在多一个少一个,只要我为伯乐,天下还能缺才士吗?五郎想休息,便休息好了,于人于己都有好处。”
高淯暗叹一口气,转移话题道:“六兄深沉,将来必是大兄的好帮手。”高澄听了眯着眼道:“你六兄这人,我还不大看得透,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七郎与你的脾气,直来直去,一武一文,才是我的好助力。”
高淯见他将众兄弟品评了一遍,突然黠笑道:“那九郎呢……大兄怎么看?”本以为兄长会哂笑一番,不料高澄安静下来,沉默片刻道:“九郎不简单!”
高淯没料到兄长会说出这种评语,诧异道:“九郎只是爱玩闹,还看不出不简单吧?”
高澄摇头道:“这只是我的直觉,我觉得他颇有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yīn劲,这一点xìng格父王有,但我们兄弟都没有,唯有他似乎有这个潜力……”
高淯见他说得郑重,有些好笑道:“九郎还小,等大些再看也不迟。”
高澄道:“他只比你小一岁!你自己还算小儿吗?”这句话使得高淯答不上来,高澄能将九郎与他相提并论,可见刚才所说并无虚言,当下缓缓的点点头……
——————————————————————————————————————谢谢秋雨的评论~谢谢姬月关菇凉的打赏~以及无声支持雪鸟的诸位亲~谢谢大家~\(^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