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要把握机会(2/2)
高新区在将来必然向南延伸,一直延伸到大王镇,如果没有大王新新工业园给斩断向南延伸的可能,大王镇将来也可能是高新区的一部分。
因此,大王镇的地理位置绝对不算差,就算是将来发展成一个局部的中心也未尝不可能。所以,王嘉纬大胆地计划将会展业引入大王工业园,只有具备更加全面的配套,才有可能吸引更大的投资商,否则的话,一切都只是空谈。
心中有了决定,王嘉纬又开始琢磨起来,除了工业园的日常事务之外都在构思遗址群的规划方案----工业园的日常事务其实不多,主要任务就是招商和征地,而王嘉纬跟附近村民的关系相当融洽,倒是有相当多的时间用于对遗址群的构思。
而整顿工业园的风声自从政府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并确定为当下的主要经济提升策略之后,憎恶王嘉纬的声音反倒是弱了下去,至于是不是真的不憎恶王嘉纬已经不重要了,各方都在努力找门路保住自己的饭碗----整顿已经是大势所趋,反对无疑是以卵击石。
但王嘉纬的大名去却是深深地烙印在关天省各级干部的心中,甚至不少人人看来,王嘉纬就是个大恶魔。
不过这些暂时都不会对王嘉纬产生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而言,反倒是成全了王嘉纬的名声----省政府对于工业园区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首先关停了一批已经处于频死状态的小型产业园,同时对发展的好并且有特色的园区从政策到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还给了那些发展的不好不坏的园区留了一年的发展时间,可谓是又打又拉。
“老王,你的运气还真是好,原本以为你们六村堡印刷包装产业园会被裁撤,却没有想到竟然获得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太幸运了。”
“我告诉你,我们这不是幸运,王嘉纬的文章你看了没有,我们这园区就是充分发挥了特色,跟其他的园区形成了定位区隔,从而有着蓬勃的发展动力。”
“吴主任,恭喜你啊,三元工业园不但没有被裁撤,而且正式升格为县级工业园,真是大好事儿啊。”
“我们三元工业园可是西北最著名的小磨香油生产基地,正如省报上的文章所说,这就是地方特色,别人无可代替,可没有眉毛胡子一把抓,算不得幸运了。”
“……”
省政府的政策可谓是雷厉风行,很多工业园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命运,而得到好处的产业园区,自然是喜笑颜开,甚至发自内心地感谢王嘉纬给了自己的新的发展机会。
而且省报的报道组,也展开了对全省各地的优势工业园在省报上展开了系列报道,每天都予以专版专题报道,轰轰烈烈的氛围给人无比的激情,仿佛关天省的经济也在大步发展。
而在这一片议论声中,无偿地当了一回先锋的王嘉纬却是沉寂了下来,写好的稿子没有发,已经定案的遗址群开发方案也没有上报审批立项,而大王工业园也没有在这波风声中大肆宣传,以往一贯走在前面的王嘉纬始终没有任何动作。
事实上,王嘉纬最近很忙,一方面是公开直选的考试已经结束,县委组织部已经公示了初试通过的名单。当看到录用的比例为2比1后,各方都在托关系,而多数人都不由自主地找到王嘉纬门下。
面对这种情况,王嘉纬知道如果完全避而不见,可不是最佳的选择----拒绝所有人的请托,将来势必被孤立,潜规则这玩意儿可是很难改变。身在这个大泥潭中,如果想要洁身自好两袖清风,终究一事无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保守底线最后终能达成目标的才是真英雄。
几天下来,包括中午时间,王嘉纬都在赴约。然而,就在这一波跑动中,王嘉纬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拖关系带话到了自己这里。但却敏锐地发现报考主管规划方向副主任的刘金东却是没有来跟自己托关系。
想起这个事儿,王嘉纬不由奇怪起来,竟然真有这样的人?立即翻出刘金东的资料,赫然发现刘金东竟然是秦都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士,目前是县政府规划局的一名主任科员,5年前以主任科员的身份引进,至今没有获得升职的机会。
看到这里,王嘉纬不由对这个刘金东感兴趣起来,便通知丁文强安排刘金东作为第一个面试人员。(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