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新帝登基(1/2)
第三十一章:新帝登基
林媚并不希望王荥登基成为新帝,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王荥对林媚没有什么好感,在皇权无敌的社会,皇帝的态度决定一切,包括生死与贫富。
林媚的丞相所掌握的尚书令与三公所掌握的内舍阁在武帝的有意放任之下,形成了一对生死敌人。
丞相林媚以及尚书令权力过于集中,内舍阁权力过于微弱,所以武帝用心良苦地安排了三公为内舍阁的主事人。
而这三公之一的司徒董光禄是武帝的老师,也让武帝任命为皇太子王荥的老师。
从武帝这个微弱的人事任命不难看出,武帝担心自己亲征寒州,导致皇权空虚,是独揽大权的丞相权力过于集中,导致皇权势力被削弱,使得丞相不受皇权控制。所以武帝将司徒董光禄钦定为皇太子的老师,又让董光禄入主内舍阁,成为内舍阁主事人之一。
也可以看出来,如果丞相林媚一旦权力被扩大,以三公的力量牵制林媚是不可能的。同样以内舍阁来牵制尚书令的实权也是不可能的。
既然相互制衡之间的势力悬殊如此之大,要想达到心目中的制衡点,那么就得出现一个可以在这势力悬殊之间做出扭转力的人物出现。
这样的人物不但要能够在形式上压制住丞相林媚,也可能调动尚书令才可以。
那么在武帝心目中能够成为丞相和尚书令与三公和内舍阁力量悬殊的扭转人物是谁?
自然是他的儿子,皇帝继承人了!
所以武帝让董光禄成为皇太子王荥的老师,就是希望自己出事之后,丞相权力过大,让三公以及内舍阁引导皇太子王荥,限制或者将权力过大的丞相林媚给除去。
年纪轻轻的武帝能够想到的计谋,老谋深算在明争暗斗之中的官场最底层摸爬打滚而爬到丞相之位的林媚能想不到吗?
就是因为林媚想到了武帝的意图,而且三公也意会到了武帝的暗示,并且还付诸行动,所以林媚是绝对不希望皇太子王荥继承皇位的。
这是第一个原因。
那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呢?
皇太子王荥从师死对头董光禄,而且已经到了八岁,有一些自己的主张,并且能够有清楚的记忆。
这样的人不好控制!
武帝死了,丞相权力势必壮大,而且也会引起手握重兵的各地诸侯的窥视,身边朝堂的官员也势必对丞相之位虎视眈眈。
那么现在唯一能够很好地保护好来之不易的丞相宝座,唯一的手段就是将皇帝控制在自己的鼓掌之中,达到挟天子而令百官诸侯的效果。
既然王荥登基成为新帝不是林媚心目中想要的,那么自然林媚心目中肯定是有合适的新帝人选。
林媚心目中最理想的新帝人选是武帝最小的儿子,第四子王沛,今年才四岁,而且不好读书,喜欢武斗,跟经常催促他读书的司徒董光禄关系不太好,时常不听从董光禄的谏言,并且对于司徒董光禄的顶撞很不满意,认为董光禄这是以下犯上。
而且林媚发现王沛喜好武斗,就迎合王沛的爱好,找了不少武学名家,教育王沛武学方面的知识,这让年少懵懂的王沛很高兴,对林媚很满意,而且对林媚也是言听计从。
但是皇太子是武帝钦定的,虽然林媚有窥视朝廷之心,但是毕竟王朝并没有乱到战火纷飞,国土流散,朝廷权力分崩离析只要是个人手里有几个兵就可以称王称帝的地步。表面上而言,王朝依旧是统一的,朝廷的机制完善健康,权力分散合理。
在这个看上去统一的、合理的、健康的朝廷暗中其实上已经衰败到权力分崩离析的地步的表面平静暗中暗流汹涌的时刻,就是需要一个打破表面平静的外壳,路出实际上的暗流,从而导致权力纷争的开始。
而且可以肯定,第一个贸然打破表面平静外壳的人,必定声名丧尽,受天下人所不齿,最后被有所企图的势力联合打击,导致灭亡!
在权力之争的战争上,有时候往往是“名大于势”!
就是由于种种原因,所以有势力废除皇太子王荥的林媚没有骤然行动,而是设计让王荥自己犯错误,然后抓住错误,以正大光明的理由废黜皇太子王荥,而立皇四子王沛为新帝,牢牢控制住年幼的新帝!
林媚对废黜皇太子王荥这事可是煞费苦心,而后经过周密的计划,得出了一个滴水不漏,堂而皇之的绝对上佳的计划。
可以说,林媚废黜皇太子王荥的计划,在武帝尚未驾崩之前就已经好了。
所以在一开始,林媚就给三公下了套,挖了一个让三公没有发现的隐秘大坑等三公们去跳,而且在等三公们跳到大坑里发现这个大坑的时候,大势已去,已经无能为力地将林媚挖好的大坑填满。
林媚的这个大坑是怎么挖的呢?
林媚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将这个大坑给挖好了,而且正中下怀!
林媚抓住了一直被自己打压的三公的内心,他知道,武帝驾崩,皇太子王荥登基,是三公们反扑林媚的绝佳机会。三公们肯定会借这个机会大肆宣扬,表彰三公们反扑的进攻号角,让天下人皆知,林媚的大势已去,下一刻到来的将是三公们的时间,从而拉拢亲近林媚的官员以及地方势力!
既然三公们要展示自己势力反扑的信号与荣耀,自然他们绝对不会让新帝登基这一件事敷衍了事就过了,一定要隆重举行。
所以林媚给三公们下了套,以武帝征战,国库消耗过度为由,提议新帝登基仪式一切从简,拜拜新帝就算完事。
其实这个套的旁边还有一个火坑,不过这个火坑不是林媚给三公们准备的,而是林媚给自己准备的。
如果一旦三公们冷静思考,同意了林媚一切从简,拜拜新帝就确定新帝皇帝权力的话,那么林媚在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会不好过,甚至会成为第一个打破平静外壳的人,成为名声丧尽的乱臣贼子,遭四面八方的势力共同联合讨伐,从而一败涂地!
所谓的富贵险中求就是这样的,所谓舍不孩子套不着狼就是这样的。
三公们见林媚提出一切从简的要求,立刻意气风发地拒绝了,而且拒绝的理由只有一条,也就是林媚下的套。
以自古礼仪制度,祖上规矩拒绝了林媚提出的新帝登基仪式一切从简的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