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送你一束沙枣花 > 第一集

第一集(1/2)

目录
好书推荐: 星魂道宇之人途 弑魔灭神 科魔之王 剑侠客之梦幻王者 金沙铺地 不啻未央 古派掌门 纨绔克星 巫师的研究 位面旅者的故事

送你一束沙枣花

编剧;杨士昌

谨以此剧献给那些用青春和生命创造辉煌业绩的人们

第一集

11947年春夏之际沂蒙山区土路上午后

山势回环,绵亘起伏,春色浓郁。山路两边是一片葱绿的茅草,偶尔有几棵柿树立在岗峦上。年轻的解放军战士王春歌手提简单行囊,顺着山边的土路快步走着。他的背后一辆两匹马拉的胶轮车赶了上来。车上堆着一些麻袋,麻袋上坐着一位年轻、美丽的姑娘和一位五十多岁的车把式。

车把式勒住牲口,把车停在王春歌的前面:同志,您到哪去?

“八道沟的小王庄。”王春歌一边走着,一边望着车把式回答。

“快上车吧,我捎你一段’’车把式向王春歌招手。

.“谢谢!大爷。”王春歌跳上了马车。

车把式:同志,到小王庄贵干?

王春歌:我家是小王庄的,回家看看,

车上年轻的姑娘叫孙秀珍。她从座下抽出两条麻袋,叠起来,笑着递给王春歌。

王春歌腼腆地接过麻袋:“谢谢!”两眼望着前方坐下。

马车在山间土路上颠簸着奔跑,车后扬起了尘土。

车把式边赶车边转过头:小同志,你参加泰蒙战役了吧?

王春歌:是的,大爷。

年轻姑娘把辫子甩在脑后:那您抓了几个俘虏?

王春歌对着姑娘的眼神:十来个吧。

车把式:好样的,我要不是抗日打鬼子时两腿受了伤,非参加打这仗不可,让狗日的老蒋知道咱山里人的厉害。说完,向天空猛甩了一个响鞭。

孙秀珍从花布袋里掏出两块白薯,两只大眼晴忽闪着看着王春歌:同志,饿了吧,给!

王春歌望着姑娘的眼神,笑着:谢谢!不饿,我快到了。

孙秀珍银铃般的笑声,不容分说地把一个白薯塞到王春歌的怀里,把另一个白薯递给车把式。

王春歌把白薯又放到姑娘的手里。姑娘的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瞟了王春歌一眼。

马车到了一个伸向山沟的路口,王春歌跳下车,向车上的人招手:谢谢!大爷。

车上,孙秀珍留恋地望着王春歌,王春歌目送马车向前奔去。

2山村王家傍晚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王春歌从山路上走来。他在用石块围成的小院门前停下,面对石砌的小屋喊道:娘,我回来了!

屋里没有人答应,他把用高粱夹成的小门推开,在院内又喊:娘,我回来了。

小屋里亮起了灯光,接着小屋的门开了。50多岁的王大妈站在屋门口,惊喜地:你怎么回来了?

王春歌:娘,我立功啦,部队首长让我回家来看看娘。

王母:累了吧,快歇歇,娘给你做饭去。

王春歌进屋,把挎包和手提的东西放在桌子上。这时,他忽然发现床上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正眨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打量着他。

王春歌:娘,她是谁?

“小莲,爹娘都叫反动派给打死了,认了我这个娘,跟我过了。”王母答应着。

王春歌:好啊,我又有了个妹妹。

王母:小莲,快起来,叫哥。

小莲从床上爬起来,怯生生地:哥。

王春歌高兴地:嗳!好妹子。

王母一边往面盆里舀面,一边望着小莲:小莲,抱柴,做饭!

“哎!”小莲清脆地答应了一声,向屋外走去。

王春歌:我来帮你!说着跟了出去。

3王家院内夜

院里,月光朦胧。王春歌随着小莲来到柴垛边抱柴。

小莲:哥,明儿我跟您去当解放军吧?

王春歌:好啊,你当解放军为啥?

小莲:打反动派呀!

王春歌:等你长大了,哥一定让你当解放军。

小莲:您要说话算数!

王春歌:骗人就不是你哥。

俩人抱柴进屋。

4孟良崮附近路上夜

沙石路上,一支国民党的军队正在向孟良崮开来。

队伍中一名军官笑着对另一名军官说:蒋总统调集40万兵力对山东匪区发动重点进攻,这第一次进攻就让共军打败了,现在又调我们向孟良崮进发。

另一军官:你看,咱们现在不也学共军了吗,搞他妈的什么夜行军,真丢我们**的脸。

他俩的身边一辆辆载着士兵的卡车、装甲车开过。

5王家屋内夜

床头木箱上的油灯闪烁着,小莲已盖着被子睡下。在一张小饭桌边,王母看着王春歌狼吞虎咽地吃完碗里的饭。

王母:再给你盛一碗吧?

王春歌:吃饱了,娘。

王母:你这次回来,能在家住几天?

王春歌;队伍在县城休整,营长让我在家呆上七、八天。

王母:那就好,娘有件事想给你商量。边说边收拾碗筷。

王春歌:商量个啥,不管啥事,娘作主就是了,我听您的。

王母笑了:这可是你说的,你听我的。

王春歌:嗯!

王母:我想趁你在家,给你娶个媳妇把婚事办了。

王春歌一怔:这,这事可不行!娘,我还小呢!

王母不高兴地:变卦了不是,你也不小了,按常理你也该成家了。你爹牺牲后,为了给你爹报仇,你就参了军。家里就剩下我一个人,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说着说着眼泪掉了下来。

王春歌:娘,您别说了,这我都知道。等打败了老蒋,我就回家陪您过一辈子,行不?

王母哽咽着说:娘知道,你在队伍上身不由己,这一去三年五载也不一定回来。娘不拖你后腿,支持你打老蒋,只求你答应娘,娶个媳妇给娘作伴。娘和小莲也有个照应。

王春歌沉默了好长时间才说:娘,娶完媳妇我走了,万一回不来,咱不亏了人家闺女。

王母停住了哭泣:你不是说打败了老蒋就回家吗?打败老蒋不就是一年半载的事嘛。娘都想好了,娶完媳妇你走你的,娘和你媳妇种地、纺线过好日子,支援前线,等着你胜利归来。

王春歌:娘,天不早了,这事我再想想,咱们睡吧。边说边脱衣上床。

王母接过衣裳,慈祥地笑了:这事怎么说你也得听娘的。娘今儿不困,你回来甭说娘有多高兴了。你走后娘天天盼啊盼的,就盼你早日回来,娶个媳妇,让娘早点抱上孙子,娘就心满意足了。说完也脱衣上床,吹灭了油灯。

6王家屋内白天

三个大人围着桌子在谈话。桌子上放了几碗茶,一碗红枣和一碗爆米花。

王母满脸笑容地:他姨,这个媒您说定了,我们家铁柱,厚厚

敦敦的,这次在队伍上又立了功。谁家的闺女都能配得上。

王大伯:这事是不是再问问铁柱?

王母:还用得着问?俺铁柱说了,这事由我作主。

媒人吃着枣说:巧了,七里营有个姑娘小名叫凤云的,长得很秀气,文文静静,十七、八岁了,好多家说亲她都不同意,非要嫁队伍上的。赶明儿我就去说说。要是成了,您可要好好地谢我哩!

王母问:姑娘的人品怎么样?

媒人:哎呀,没说的!人长得像朵花,手巧又能吃苦,思想还很进步,说媒的人踏破门槛。她爹娘的意思是找个老实的。

王母:哦,这么个有才有貌的姑娘,只怕俺铁柱没有这个福份。

媒人:王嫂,您放心,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王大伯:他姨,这门亲事说成了,俺老王家不会亏待您的。

7某县城草房内白天

房内有一张桌子和几条长木凳,两张木板床,向阳的一面土墙上挂着一个军用地图。个头不高,但身子很结实的营长万国忠一手拿毛巾擦脸上的汗,一手解挎在腰间的手枪。

班长李道华站在门口喊道:报告!

万国忠:进来。

李道华:营长,您叫我?

万国忠:是的,你们班在泰蒙战役中打得很好,上了师里的战报了,你们要好好地开个总结会,发动群众认真总结一下打胜仗的经验。

李道华讨好地:营长,我们已经开会总结了,我写的材料已报给连里了。要不我再写一份给您送来。

万国忠:那就不必了,等会我叫你们连送来就行了。还有你们班王春歌是个很勇敢的战士,作为班长,你要很好地帮助他成长起来。

李道华的长脸拉得很长,喃喃地:王春歌……他……

万国忠一摆手:好了,你不要说了,他有个性,年轻气盛。年青人吗,有点毛病没有什么,你是班长,又有文化,要学会做思想工作。

李道华连连点头:“营长,您说得对,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停顿了一下,他转换话题问,“营长,您批准王春歌回家探亲,部队要是有战斗任务怎么办?”

万国忠:这个你放心,他家离县城也就几十里路,等我们接到命令,派人骑马去叫他,也不会误事的。

李道华:那就好,那就好。

8王家门口槐树下傍晚

王母高兴地:他大伯,他姨回话了,人家姑娘听说咱铁柱在队伍上立了功,满口答应了。她爹娘也很开通,说只要闺女愿意,就应下了这门亲事。

王大伯:好啊,那叫谁去相亲?

王母:不用了,咱还能不相信他姨,再说时间也来不及了。铁柱在家呆不了几天,我想趁早把婚事办了。

王大伯想了想:那也好,现在兵荒马乱的,也别找人看日子了,赶明儿我就帮你操办婚事。一切从简,能省的就省。

王母:行!您看着办吧,也别太寒碜了,亏待了人家闺女。

9县城操场上白天

万国忠带领全营战士在操场上练兵,操场上响起了阵阵“杀”声。李道华带领全班战士苦练杀敌本领。

10王家院内白天

院内一派喜洋洋的气氛。有人挤着看热闹,有人在帮忙从屋里往外抬东西,布置新房。

王春歌愣愣地坐在院子里的窗户下。

小莲从屋内跑出来,喊道:哥,咱娘叫你到屋里搬东西。

王春歌没好气地说:我不去!

小莲对着屋内喊:娘,俺哥说他不去。

王母身上围着围裙从屋内出来:铁柱,你坐在窗下愣着干啥?明儿就是你大喜的日子,还不赶快帮着布置新房。

王春歌站起来,气得不知怎么发泄,他拿起地上的一个瓷缸子往墙根狠劲一摔。

院里的人都吃惊的看着他。

小莲:俺哥今天怎么啦?

王母:铁柱,你,你发疯啦?

王春歌气愤地:你们……你们做的好事,娶媳妇这么大的事,我还没同意,也没给部队打个招呼,就能办了吗?你们娶吧,我不管!

王大伯:铁柱,你别吵,有话好好说嘛!

王春歌:我跟你们没话说。说完向门外跑去。

王母哭哭啼啼地:铁柱,铁柱,你向哪里去?

王大伯:让他去,他会回来的。

王母边哭边说:我的……铁柱不回来,明儿我哪有脸见人呢?

王大伯:小莲,你还不快去追你哥!

小莲向门外追去。

王母哽咽出声:呜呜……我的命好苦啊,早早守了寡……

王大伯:嫂子,大喜日子,别这样,铁柱是个孝顺孩子,等心头火过去了,会好的。你们该咋准备还咋准备,我去找他好好谈谈。

他一边招呼大家干活,一边向门外走去。

11孟良崮山坡上白天

孟良崮阵地的一个高地上,一群士兵护卫着几个国民党高级军官

走来。一人用望远镜观察战场。

一名军官报告:师座,我派了一个小队下去侦察,山下没有发现共军。

师座分析道:共军是不是想引诱我们深入,设置埋伏。

旁边另一军官傲慢地说:这次我们抢在了共军前头,战机就是胜利。我们趁共军还没发现,先占领这块阵地。

师座兴奋地:好,占领这块阵地之后,迅速向两翼扩展战果。向南京发报,给委座报喜!

众军官们一一应命跑开。

12山上大树下白天

王春歌低着头和小莲坐在一块大青石上。王大伯手里拿着旱烟袋,一步一步地从山下走到他俩面前。

王大伯生气地:铁柱,你怎么能这样对你娘?你爹去世早,你娘把你拉扯大也不容易,你不该惹你娘生气。再说,你娘张罗给你娶亲,还不是为了咱王家。

王春歌:……

王大伯:铁柱,你是个孝顺的孩子,咱打开窗户说亮话,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这事已经到这份上了,如果你抬腿走了,叫你娘这老脸往哪搁,在村里咋见人?

王春歌抬头面对王大伯:大爷,您不知道……

王大伯温和地:铁柱,大爷知道你在队伍上,结婚要和队伍上的领导打个响声。可眼下是啥年月,娶媳妇去当兵的,有的是,咱不犯什么王法。看在大爷的面上,大爷在这儿求你了。

小莲摇晃着王春歌的胳膊:哥,你就答应吧,别惹咱娘哭啦。

王春歌站起来为难地:我……

13县城营部草房内白天

全营干部在开会。

营长万国忠面向大家,站在一张桌子前,传达上级命令:“同志们,原准备在县城休整半月,现接师团命令,前一段的休整告一段落。我们又有新的战斗任务,要打大仗,要和蒋介石的王牌军74师较量,坚决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明天就要离开县城,部队向孟良崮挺进。今天各连一是要做好明天行军的准备,二是要做好驻地的群众工作,把借用老乡的东西还清,损坏的按价赔偿。临出发前把老乡家的水缸打满,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会后各连要作好战斗动员。”他停了停,向大家问道,“同志们还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

万国忠的话音刚落,李道华站起来说:您批准王春歌回家探亲,到现在还未归队怎么办?

万国忠对李道华说:你怎么不动动脑子呢,明天部队向西行军,正好路过他家所在的那个集镇。派人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到他家把他叫上,在镇上等部队不就行了吗!

李道华立即回答:是!

14山路上白天

一队娶亲的人群行进在山路上。锣鼓喧天,喇叭声声,新娘子孙秀珍蒙着盖头,坐在四人抬的轿内。轿后是两人抬的盒酒、嫁妆及送亲、迎亲的山里人。

15公路上白天

一路长长的背枪战士、战马和驮炮牲口迎着朝阳在前进。两名战士骑马超越部队急速向前奔去。队伍中间走着万国忠带领的全营战士。

一战士边走边向李道华问道:班长,能把王春歌找上吗?

李道华用手向前指了指:营长派通讯员和熊正德两人骑马到他家去叫了,他要是不在家就麻烦了,我看营长怎么交代?

16山村王家小院白天

王家小院一片欢腾,在民乐、鞭炮声中,抬新人的轿子落在院前,司仪高喊:迎轿!

两个扎着长辫子的年轻姑娘按照迎新娘的礼节,向轿子迎去。

王春歌严肃的神情。

王母激动的神情。

王大伯笑容满面的神情。

三匹快马跑到王家小院外停下,从马背上跳下两位解放军战士和一位区里的干部。

村长、王大伯及几个小孩急忙跑过去。

区干部:村长,这两位部队上的同志来找王春歌,让他立即归队。

村长面对解放军战士和区干部恳求地:能不能晚一天走?你看看,这热热闹闹地正给他办喜事哩,马上就要拜堂成亲啦!

战士熊正德:不行!我们奉命让他马上归队。

另一解放军战士进一步说明情况:部队有新的任务,已经从县城出发,个把小时后将经过山边公路。营长要求我们和王春歌同志赶在部队前,在公路上等候部队。请您叫来王春歌,马上和我们一起走。否则……

村长把王大伯拉到一边:他大伯,您看这事咋办?

王大伯紧皱眉头:有啥办法,抓紧时间拜堂,拜了堂让铁柱走就是了。

村长点头:那就只好这样了。我去招呼两位解放军,你赶快到院里张罗去吧。

王大伯应声挤进院内。

王春歌和蒙着盖头的新娘子在院内面对供桌,司仪高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

新娘子被人连拉带抱拥进新房,王春歌被村长和王大伯叫出院外。

王春歌看到熊正德一怔,然后立即跑上前去,热情地拉起他们的手:您们咋来了,快进家去!

熊正德亲切地打了王春歌一拳:春歌,你好福气,祝贺你。真想去看看新娘子。但是现在情况紧急,我俩奉营长的命令叫你立即归队。部队有新的战斗任务,今早已从县城出发了,要我们赶在部队前在公路上等候部队。

王春歌面对村长和王大伯,跪下给他们磕了头,起来:村长,大伯,孩儿不孝,我对不起俺娘了,为了早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我走了,家里的事……

村长、王大伯:你放心走吧,家里的事有我们来办。

王春歌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东西递给王大伯:大伯,您把这个给俺娘,让她给俺媳妇作个纪念吧!

王春歌跳上马背,在马上回头:大伯,我走了,请您老人家给俺娘和俺媳妇说明情况吧!

两匹战马驮着王春歌和熊正德等三人奔向村外,区干部、村长、王大伯等人招手送别。

小院内依然欢声笑语不绝。

小院外王母手里拿着王春歌留下的一个用手绢包着的东西,两眼泪下,木讷的站着望着远山。

17沂蒙山区公路上白天

一条通向县城的沙石公路上,尘土飞扬,载炮汽车和战马及长

长的解放军队伍在疾步行军,队伍中间走着万国忠带领的全营战士。远处隐隐地听到炮声。

通讯员、熊正德骑马驮着王春歌奔跑着追赶队伍。行军的战士有人惊奇地看着他们。

熊正德对王春歌道:要不是你在家娶媳妇耽搁时间,我们准能赶在部队前面,现在追了半天才追上,还得挨营长的批评。

王春歌:我在家结婚的事,你可要替我保密。

熊正德:咋啦,你小子还想再娶一个啊?

王春歌:你胡说什么,我是怕咱班长,又要找我的麻烦。

熊正德:行,我答应你。

在离万国忠不远处,熊正德等人跳下马。通讯员喊道:营长,我们回来了!他们牵着马向万国忠走去。

王春歌走到万国忠跟前,向万国忠敬了个礼:战士王春歌向您报到!

万国忠看了他一眼,边走边说:来了就好,赶快归队吧。

18王家小院新房内夜

新娘子孙秀珍和王母都满眼泪珠坐在床沿。小莲端着一碗热汤面,站在孙秀珍面前:嫂子,别哭了,你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了,咱娘专给你做的鸡蛋面,您就趁热吃了吧!

孙秀珍用手绢擦了下眼泪,哽咽着说:嫂子不哭了,你把饭放在桌上吧,我等会儿就吃。

王母面向孙秀珍难受地:闺女,让你受委屈了,都怪我不好,没能把儿子看住。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在队伍上身不由已啊!娘对不住你……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

小莲:娘,别哭了,这能怪您吗,俺哥叫队伍上的人叫走,您也没有办法啊!

孙秀珍强作欢笑,站起来走到王母的面前:娘,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咱都别哭了,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哩。我当娘的好闺女,和娘一块过日子,我一定等他回来就是了。

王母站起来,紧紧拉住孙秀珍的手:你说的对,日子还长着哩,万事咱都得想开点,过个一年半载的,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他就会回来的。

王母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绢包着的东西,递到孙秀珍手里:这是他走时留给你的信物,叫娘给你的,你好好保管吧。

小莲一把从王母手中抢过,打开手绢要看包着的东西,被王母训斥道:小孩子不许看,快给您嫂子!

小莲不高兴地嘟囔着说:俺哥走时也不给我留个东西,叫人好……

王母打断小莲的话,转向孙秀珍:她嫂子,这儿就是你的家,今后你有什么事有什么难?尽管给娘说。

孙秀珍点了点头。

19山村民居夜

草屋里,一盏马灯摇曳着,昏暗的灯光照着持枪坐着的一群解放军战士。王春歌闭着两眼,背靠熊正德想着上午在家娶亲的情景……

李道华挤到王春歌跟前,坐在王春歌旁:春歌,我一直没有时间和你谈谈,不是我说你,你回家探亲,不能无组织无纪律地在家娶起媳妇来了,这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这不白白害了人家姑娘吗?这事你要作好思想准备,等到打完了这一仗,你要在班上作检查!

王春歌不语,转脸瞪了一眼熊正德。

熊正德急道:这事我可没向班长汇报,不信你问班长?

李道华:通讯员给营长说的时候,我听到的。

熊正德问:营长怎么说?

李道华顿了顿:能说什么,生米做成熟饭了呗。

王春歌气得一时无语。

20孟良崮阵地白天

华东野战军和国民党的部队进行着激烈地战斗。巨大的爆炸声,烟火弥漫。山顶上的国民党旗帜先是被炸歪,接着被炸得飞出了山谷。山坡上到处是炸点。爆炸声连成一片。炮弹落在战壕之中,国民党的士兵们抱着脑袋,紧伏在土壕边。

一群飞机在炮火中掠过扫射,一些正在射击的解放军战士被击中。

21孟良崮某阵地白天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万国忠的全营战士们在山坡构筑的掩体坑道里,有的用机枪,有的用步枪朝天上的敌机射击。战士们的脸上、身上全是尘土。天上敌人的多架飞机正无目标的狂轰滥炸,子弹、炮弹纷纷落在战壕旁。敌机飞过后,战士们有的拍打身上的尘土,有的擦枪,有的用山石加固坑道阵地。

王春歌从坑道里持枪站起,向山顶敌人的阵地一边瞭望,一边对身旁的熊正德说:老蒋的飞机救不了山上的敌人,咱们冲上去吧!

熊正德摇了摇头说:连里还没有下命令。

王春歌不顾熊正德的劝阻,抬腿向掩体外冲出。山上枪声大作,王春歌趴在一块山石后,山上射来的子弹,嗖,嗖地从山石两边穿过。坑道里班长李道华躬着腰从几米外的地方,跑到王春歌原来的位置,向王春歌喊道:“我命令你,给我回来!”

王春歌转身向山下看了看。

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响起,坑道里的解放军战士纷纷跳出掩体。向山上冲去。王春歌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在最前面。班长李道华却不紧不慢地爬向山顶,掉在全班的最后。

22孟良崮某阵地白天

山坡上,端着长枪的众解放军战士在炮火的掩护下,正朝山顶接近。王春歌冲在最前面。

一座掩体内,十几名国民党官兵急得团团转,一名军官正在声嘶力竭地对着电话筒叫喊:我是5号阵地,我是5号阵地!我要增援部队!我要增援部队……

炸弹在掩体门口爆炸,众官兵急忙伏下身体。爆炸过后,一名军官爬起来,又开始摇电话。

掩体门口的烟雾散去,王春歌端着枪站在了洞口,大喊:缴枪不杀!

洞里的十几名国民党官兵发现了王春歌,放下枪,慢慢地把双手举过头顶,那名打电话的军官,掏枪瞄准王春歌。王春歌手疾眼快开枪将匪军官击毙,对一堆国民党士兵大喊;枪放下,把手举起来!

十几个国民党士兵双手举起,走出掩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唐功 惊涛落日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