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2/2)
自从看到手机推送的新闻中,方国志更是寝食难安,夜里不敢熟睡,生怕睡着之后暴雨严重,水库一旦发生意外,整个村子千百条人命都会因为自己的失职受到不可挽回的伤害。
一直到昨天半夜,方国志接到上级通知,水库要在今天泄洪,连忙召集村里的干部紧急行动。一个个电话从村干部们的手机中拨出,务必要通知到周村的每一户,一些电话打不通的,就带领着村干部蹚着齐腰的洪水挨家挨户的敲门,把撤离的通知传达给每一个周村村民。
一直到凌晨五六点钟,整个周村的村民才完全离开,只有方国志和一众村干部还留在村子,政府已经派周边的军队来进行支援,需要撤离的不止周村一个村子,在周村后边还有更多的村子需要撤离,军队要在所有村子撤离之前把洪水阻拦住,为后方百姓争取撤离的时间。
方国志是周村土生土长的人,对周围的环境很熟悉,他要留在这里给军队提供帮助。
早上七点多钟,七八辆军用卡车正在向周村驶去,第一辆车的驾驶室里坐着两个人,一个人负责开车,另一个眼神坚定一脸刚毅,黝黑的皮肤一看就是常年暴晒在太阳下。作为一连之长陶云文这次不仅要守护百姓的安全,还要把部下一个不少的带回去。
从接到上级命令到现在已经两个多小时了,陶云文不知道地方百姓的情况怎么样了,只能尽快赶到灾区,为灾区提供帮助。远远地陶云文就看到七八个人站在洪水中,前方就是周村,这些人应该是周村的地方官员。
车辆来到几人跟前停下,陶云文从车上下来对着几人敬了个军礼:“豫州军区录城分区第七连连长陶云文奉上级命令前来支援,请问哪位是负责人。”礼毕后看着面前几人,他现在急切需要知道这里的情况,以便部署后面的行动。
方国志看到陶云文后紧紧握着对方的手,眼眶有些泛红:“你们来了真是太好了,我是周村的村长,接到政府命令之后连夜通知村民撤离,现在整个村子只剩我们几个人,群众都已经安全撤离。”这几天的压力让他几近崩溃,现在看到最坚强的后盾到来,差点绷不住情绪。
听到这么说陶云文才稍微松了口气,只要百姓安全就行:“这里太危险,你们也赶快撤离吧,这里交给我们。”说完就准备上车,一刻也不想耽误。
“陶连长让我们留下吧,这里地形我们很清楚,知道在哪里建立防洪带最合适。”在陶云文上车之前方国志急忙把他拦下,想给军队提供一些帮助。
思索一下陶云文对方国志说:“你跟为我上来,其他人上后面的车。”人生地不熟确实需要对周村地形了解的人来指引,也不再墨迹进入驾驶室,方国志也后脚上来。
“同志,顺着这条路进村一直走,到十字路口后左转出村子。”方国志对着驾驶员交代一翻,随后和陶云文诉说这里的地形:“出村口大概两公里的地方是一条河的尽头,从那里开始河床就和地面一样高,我们村子也可以说是河床上的村子,我们管那条河叫涨断河,是从水库闸口延伸下来的,从水库下来的洪水都流经那里,在那个地方建立防洪带是最合适的。”方国志一边说一边比划,尽可能的把详细的地形告诉陶云文,以便他能够更好的开展防洪行动。
陶云文也很认真的在听着,不停在脑海中制定着不同的方案,防洪行动刻不容缓,提早一分布置好防洪带,百姓就多一分安全。
现在周村全是半人高的积水,村民的院子里一个人都没有,村子里只有陶云文的军卡车轰鸣声,偶尔经过某个院子的时候能听见几声狗叫声,应该是主人撤离的时候把狗子留下来了,灾难面前人命是第一位,除了必需品其他的能不带就不带。
七点五十二分,陶云文的连队来到涨断河的尽头,地形和方国志说的一样,河床就是地面,河的两岸从这里消失。前方的河,两岸高三米,后方是地面,两岸变低成地面。防洪带要在这里设下,把水库下来的洪水挡在这里,是防洪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后方正在撤离的百姓的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