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清韵 > 第十二章 桂榜提名解元郎

第十二章 桂榜提名解元郎(2/2)

目录
好书推荐: 盘龙尊者 蜀将传 异界秒杀王 神佑末日 梦百年 风火雄圻 怜花三十六式 末日电影 步步相逼 锦屏记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济南花。”李明山逛笑道,“走,我请你们到醉仙楼好好喝几杯,留仙兄也莫要难过,兄之才胜我十倍有余,今朝也只是马虎。”

“李兄说的极是,留仙兄等上三年又如何,走喝酒去。”傅寒竹劝道。

“一朝失手千古恨二度落榜万般愁三年汗水东流去四海茫茫泪直流五味酸苦谁可知六亲一见忙低头七十日来磨一剑八百里路云和月九宵云外冲天上十年辛苦难得酬。”蒲松龄叹息道。

“留仙兄莫要气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傅寒竹道。

“就是就是,走,喝酒去,一醉解千愁。”李明山也道。

就这样三人来到了,济南城最大的酒楼醉仙楼,李明山和蒲松龄都喝了很多酒。两人喝酒的情绪是完全相反的,但是酒量却是相同的,最后傅寒竹迫不得已找人把他俩抬到了客栈。

翌日一早,蒲松龄早早的辞去,说家中来了书信,自己要早点回去,自己是个落榜秀才,也不用参加今天的

鹿鸣宴。听说蒲松龄家中有书信,傅寒竹不由的想到蒲松龄家里分家的事情,可能这次他回去就可能分家。就把花魁比赛赢的银子给了蒲松龄,开始的时候蒲松龄是不要的,后来好说歹说算是收下。傅寒竹还说以后有困难到聊城找自己。

送走了蒲松龄,傅寒竹和李明山也开始准备赴宴。鹿鸣宴这是古时地方官祝贺考中贡生或举人的“乡饮酒”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饮宴之中必须先奏响《鹿鸣》之曲,随后朗读《鹿鸣》之歌以活跃气氛,显示某公才华。《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中的一首乐歌,一共有三章,三章头一句分别是“呦呦鹿呜,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嵩”。“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其意为鹿子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为此举为美德,于是上行下效,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来收买人心,展示自己礼贤下士。古人还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据说春秋时孙穆子被聘到晋国为相,晋悼公办饮宴款待嘉宾,席间即颂《鹿鸣》三章。不过此宴只是发达地区才认为时尚,穷困之地却不时兴。

鹿鸣宴在放榜的第二天举行,一般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傅寒竹与山东巡抚也只是在乡试的时候远远的看过几眼。

鹿鸣宴在巡抚衙门的后院举行,傅寒竹和李明山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来了很多人,都是上榜的举人。巡抚和其他相关的官员并不在这里,庭院中放了很多桌子,桌子上也摆放了茶水点心,有专门的小厮为这些举人填茶水。

中了举人也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踏入,日后即使会试不中也有作学官、当知县的机会。不过举人做官一般都是候补官员,进士轮完了才会轮到举人。举人和秀才不同,举人有实质性的地位,可以减免一部分赋税,徭役。至少现在在倒茶水的小厮的眼里,在做的这些已经都是老爷了。别看傅寒竹此时只有13岁,但是别人依然要尊称他一声老爷,即使他现在不做官也能和知县平起平坐。

坐在桌前喝茶的举人们此时都在窃窃私语,他们也都是想通过这次宴会多认识一些人,这在他们以后的仕途上有很大的帮助。古代同榜中举要比后世的同窗关系还要好,特别考会试的时候,同榜进士一般的时候很少成为政敌。在仕途上也都能互相帮助。

傅寒竹一眼就看到最前面的桌子,那桌子此时只坐了一个人,此约有三十左右,眉清目秀,看穿着就知道也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子弟。中年人的椅子后面写着亚元,而他旁边的椅子写着解元。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