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叔侄规划发财计(2/2)
之后的几天傅寒竹和傅青海走了聊城附近的很多地方,也去了济南,钱庄如果成立也要设在济南,这里才是整个山东的经济中心。傅寒竹道济南突然想到了蒲松龄,李富说蒲松龄搬到了大明湖畔。说来也巧,这一天蒲松龄正好不在家。傅寒竹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因为时间关系,傅寒竹也没有认真找下去,既然知道他在这里以后有时间再找也不迟。
傅青海虽然答应傅寒竹办钱庄,心里却始终放心不下,毕竟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行业。当他认真的把傅寒竹的规划书看完以后,这种想法完全改变了。他也是个聪明人,当然能理解其中的门道和发展前景。虽然他始终都很看好傅寒竹,但这一刻还是发现自己这个从小和自己玩到大的侄子了,他简直就是一个天才。
傅寒竹这些天也在为进京赴考的事情准备着,袁婉茹一直闷闷不乐,她知道这次说什么自己也不能和傅寒竹一起进京了。
“这次进京赴考你有把握吗?”傅以渐和蔼的问道。其实开始傅以渐并没有奢望傅寒竹小小年纪就能考中进士,之前乡试的时候他以为傅寒竹勉强考个举人他就很知足了,毕竟傅寒竹年龄还小,自己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连个秀才都不是。
“中个三元我不敢保证,但中进士我还是有把握的。”傅寒竹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本来是个很低调的人,但每次和祖父谈话,他都有意无意的让自己说话变的很高调。
“其实我不应该要求你什么,在你这么大的时候我连个穷秀才都不是。考进士不同于乡试,他考的不单单是文笔,也是考一个人的为官之道。至于你这次能不能中进士要靠你自己,我不会靠京城的关系让你中进士,但我可以靠京城的关系给你一个公平的平台,你的答卷会得到一个很公平的审阅。我的话你明白吗?”傅以渐问道。
“孙儿明白,孙儿也不曾想过靠祖父的关系而为官,孙儿相信靠自己的才学也一定名满京城誉满天下。”傅寒竹道。
“誉满天下说的轻松,做起来很难。寒竹你要记住,誉满天下也好,谤满天下也罢。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为官之人最怕泯灭了自己的良心。即便你得罪了朝野上下,只要你是一个有良心的官百姓就会记住你。”傅以渐道,这也是他为官多年的原则。
“孙儿受教了。”傅寒竹恭敬的道。傅寒竹当然明白傅以渐讲的这些道理,但他也不能完全苟同,当官当然要为民着想,但也不能太过耿直,只图一时。刚直不阿性情忠烈的忠臣虽然值得人们敬佩,却不是我们应当效仿的,卧薪尝胆懂得青山在的人才是最后成就大事的人。
“现在的朝廷表面看似稳定,但新皇帝刚登基,靠的是太皇太后扶持。四大辅政大臣岁暂时安分守己,日后能否安心辅政谁也说不定,若是你在京当官莫要绞进党争,皇帝虽然幼小但太皇太后的眼睛却是雪亮的。考试的时候,虽然有些忌讳,但只要你写的不是大逆不道的文章,你就可放心大胆的去写,去言论,即便得罪一些人有我在就是有人想对付你也要想想后果。”傅以渐似是暗示什么。
“孙儿明白。”傅寒竹一时还真搞不懂傅以渐的用意。
“这里有一个名册,是我一些要好的朋友和一些门生,他们也有很多在京当差。有什么事情你可以借助他们,我想有他们在,你在京城要方便的多。”傅以渐从怀里拿出一个小册递给傅寒竹。
接过小册傅寒竹的心里还是很激动的,对于他来说这可是一个价值连城的关系网。若是以后自己走入仕途,这里面的关系网将为自己的前途起到不可限量的作用。
之后傅以渐说的话傅寒竹都没怎么记住,只是恩啊的答应着。他的注意力完全在这本小册子上。离开傅以渐的书房傅寒竹就迫不及待的回到房间,翻阅着刚刚得到的宝典。
各位读者大大,收藏,推荐,点评,支持新人,你的支持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