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岩付之战(上)之 挫败(1/2)
春天,是万物从严冬的沉睡中醒起来的季节,孩童们都大了一岁,农夫们都忙着插秧;一般来说,春天是继秋天之后最少战争的季节,因此氏康决定在春天发动进攻,杀太田资正一个措手不及!!这场战事,氏康将动员一万二千的士兵,只留下五千名士兵守卫小田原城,可以见到氏康要取下岩付的决心;至于主将人选方面,氏康对忠信信心十足,本来并不打算安排副将的,可出于幻庵的顾虑,担忧身为「地头虫」的太田资正实战经验比忠信多得很,打起来可能会处于下风,因此安排了北条钢成的儿子,同样以勇猛闻名、身经百战的北条氏繁为此次出阵的副将,以补偿忠信的经验不足。
就这样,忠信以北条主将的身份带领着北条万人大军出征岩付,为了取得奇袭的效果,忠信采取了走山路的路线,务求以山路浓密的树木来隐蔽行军情况;对此,身为副将的氏繁深表忧虑……
“忠信大人,对于我军山路攻略,在下有一点意见。”氏繁由副将队中策马上前与忠信商量道
“氏繁大人,请你说出你的意见吧,在下必定认真聆听。”
“忠信大人,假若对方一早知晓我军进攻的行动,在山上埋下伏兵,到时候再采取攻击,我军就会溃败了!”
“那氏繁大人有什么好意见?我军总不能大摇大摆的去岩付吧?”
“行山路是没问题,但我认为若果能把我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后一点的位置,万一前军受到袭击,后军就能上前支援。”
“那好吧,前军八千由我统领,后军四千由氏繁大人你统领吧。”
“系!后军将会跟在前军两公里后,到时候如果真的有敌军伏兵突袭,请以烟火为信号,好让后军去支持。”
“那拜托你了。”“全军将士听令!三十岁以上的八千众跟我走,其余较年轻的跟着氏繁将军,然后在岩付的职人町集合!”
“系!”有如地震般气势的回答响彻北条军阵中。
于是,在刚刚进入岩付国境后,北条军进入树林,日夜兼程,希望能于二十天后到达岩付城;一般军队由小田原行军至岩付,即使是骑兵队,也需要三十多天,更何况是骑兵足轻(步兵)混集的北条军!?忠信就是利用这一点,希望太田资正得到北条军进军消息后,等到三十多天才开始备战,到时候北条军的奇袭战术就会成功,太田军一定溃不成军!!一想到这,忠信打从心底露出一个甜蜜的笑容。
行军进行了十一天,一点特别的状况也没有,这使得忠信和整个北条军的戒备松懈下来;多天来无间断的行军令北条军都感到疲倦,于是忠信下令旗本以及氏繁的后军都停下来休息一天,两军保持两公里距离;同时,忠信派出传令兵回小田原报告状况……
在小田原……
“什么!?你说我军选择了树林的路,而且进军了十一天都没有敌军的身影!?”氏康拍案大叫
“是……”传令兵有些胆怯的回答着,毕竟氏康刚才那一下大叫太吓人了……
“快快回去告诉担任后军的氏繁,叫他紧紧贴着忠信部队,否则会有全军覆没之危!”
“系!”说完传令兵像滚出去一般骑上马赶回北条军阵中。
“父亲大人,为什么忠信大人会有全军覆没之危?”坐在氏康身旁的氏政对父亲刚才的反应以及做法感到十分不解。
“氏政呀!谋敌必须了解敌人的想法!太田资正虽然不得民心,但正是因为他为人多疑,对任何人都产生怀疑才会弄得众叛亲离;现在被敌人进攻那么大的事情,多疑的资正岂会一点行动也没有,任人宰割?因此,我才断定资正一定埋下大量伏兵,等忠信他踏入这个圈套。”
“哦!原来如此!不愧是父亲大人,孩儿若能有父亲的十分之一的贤能,已是孩儿几生的修道了!”
“氏政,只要你记紧不要轻视生活上的任何一切,留意每个人的言行举止,再从中推敲的话,不难掌握敌人的想法。”
“系!父亲大人的教诲,孩儿定当终生紧记!”
“这才是值得我骄傲的北条之子!”
说回忠信那边吧……
正如氏康所料,派传令兵前往氏繁阵中是正确的决定,因为忠信队在传令兵到达之前已经开走了……
“你说的是真的吗?氏康大人真的叫我赶上去吗?”
“是!”
“好!”“全军将士听命!我军现在要全速前进,救援忠信大人,如有延误者,必杀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