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物资(2/2)
几天后,三艘战舰带着两艘装了配件设备和补给物资的货船,先行返回吕宋。
1865年,刚刚结束了战争的美国政府开始拍卖大批战舰,秦重阳的目标也正是这些战舰。
整个海港,大大小小的战舰一排排的停泊着,空荡荡的港口看不到几个水兵,联邦军队的复员工作进行得异常迅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共有641,000人退伍。海军到1865年底已把530艘战舰压缩到117艘。到1866年11月,只有65,000人留在军队里,而18个月以前还有100多万人。
每当有一艘战舰开到港口,随船就有一大半海军退伍。港口里面的酒吧餐厅里,还有不少人在进行最后的聚会,搬运行李的马车捱捱挤挤的茬在路边,水兵们粗鲁的咒骂声歌唱声招呼声人喊马嘶,真够乱的。
船舰拍卖现场,来的人不少,都是想来抄点战后剩余物资的。
19世纪上半叶,美国造船业即从帆船向蒸汽船过渡,从木壳船向铁壳船过渡,从明轮船向螺旋桨船过渡。1806年,美国工程师罗伯特?富尔顿和发明家利文斯顿在纽约建造了第一艘具有商业价值的蒸汽轮船“克勒蒙特”号,为军舰制造技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814年建成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战舰“德马洛格斯”号,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蒸汽机战舰之一。南北战争期间,美国造船产量达到高峰,1855年的产量达2000多艘,成为世界主要造船国之一。1865年的产量已达2024艘、约590000吨,是内战前的4倍,船舶的平均吨位已达290吨。明摆着,美国已经跻入世界主要造船国的行列。
吕宋虽然也有造船业,但蒸汽船起步是从19世界50年代开始,虽然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已经能够自主制造蒸汽船,但是造船业相当于这个世纪的“大飞机”工程,牵涉到钢铁工业等方方面面的行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触而就的事,所以造出的船只有美国40年代的水平,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对于拍卖的舰船,不少竞拍者都不太满意,战力较强大的都没有出现,大部分都是比较小型的炮舰。现在美国海军内部正在争论,要不要保留这么多大型蒸汽战舰,所以这批大型战舰就没有竞拍。
对于这些没人要的炮舰,秦重阳全都包下来了,当然了也是有附加条件的,那就是必须提供这些小型炮舰的全套生产技术以及设备,还要对这些制造进行全程的指导,允许派遣人员到船厂学习。
简单的说,秦重阳搞的就是那个时代的以市场换技术。
几千艘没人要的炮舰能够有人包圆,那些商人和官员高兴还来不及呢,至于那些附加条件,美国的整体造船技术本来就不是世界最先进的,而那些被买下的技术更是一般,至于被人学会了会怎样,就凭这些黄皮猴子能够学会,骨子里的轻视让他们没当回事。
这次美国战后的财富大餐中,秦重阳收获最多的不是别的,正是造船业上。本来就有造船基础的吕宋,得到了能够这次难得的系统学习的机会,几乎将美国的那一套照抄了过来,一跃进入世界主流造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