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郑庄公(1/2)
齐宫的宫门是三座相连在一处的宫门,中间的宫门比两侧的宫门要高出许多。(看小说到网)平时朝臣公卿大夫进宫议政从侧门而入,中门只有在诸侯来访,国君迎娶正室夫人,出嫁女儿之时方才打开,以示隆重。齐与鲁俱是侯爵,自要大开中门迎接。宫门左右各有一列军士。齐侯熹公姜禄父与上卿高虎,国懿宗,上大夫隰朋,东郭牙站于宫门之下。远远看去,位于其中的齐侯显得颇为苍老,微有驼背,身体已是有些瘦弱,脸上的皱纹密布。
鲁桓公在齐宫附近自是不能乘车,这是对诸侯应有的尊重,不能有所忽视。见得父丈出宫来迎忙上前。
正在此时,后方传来一阵马鞭击响之声,回头看时,只见一乘车马飞驰而来。
“主公,郑伯车马已到城外了。”御车之人快速冲过鲁**阵之侧,于齐侯前跪言
齐侯呆了呆,问道:“太子可在?”
“太子于国疆迎得郑伯后,便与郑伯同行。现今正在郑伯处。”
“太子不谙礼法,可有失仪之处?”
御车之人心下想道,您既知太子不谙礼法,缘何还让他去,太子便是有所失仪,我也不敢说啊!
“臣下不曾听说”
“既无怠慢之处便好。”
“贤侯,郑伯已到了临淄,你我翁婿也当前往一迎,不失东方诸侯礼仪。”齐侯有些歉意地对鲁桓公说道
“父丈所言甚是,郑伯年迈,远道而来,已是辛苦。自当迎候。”
“贤侯有此想法,父丈也甚是欣慰。”
姬同见外祖听得郑伯已到,便将鲁国弃之一边。鲁郑俱为宗室诸侯,鲁国是文王之后,宗室诸侯之首,又为二等侯爵,郑国乃是周宣王之后,三等伯爵,以二等侯爵迎三等伯爵已是不合礼制,况且去城外相迎。还要拉着鲁国一同有违礼制。看来,自己这外祖应该是被郑**威震慑住了,事事都要迁就郑国,生怕惹着了他。父侯若是平常之时,自是可以不必出迎,但此刻有外祖相邀,再若不去,不仅扫了外祖面皮,更难免将现在地和好之机错过,郑国甚有可能为了面皮再次展开战争。
“父侯,儿臣可否一同前去?”姬同自然十分希望能够见识一下霸主风采。
“你是鲁国太子,你大舅父在彼,自当前去”鲁桓公带姬同前来齐国,除了省亲之外,也想让他见识一下诸侯风采,增长见识。见太子主动请去,自是毫不犹豫应了下来。
“谢父侯”
文姜等人自然不便前去,拜过父侯之后便进了宫,只是见了父亲衰老如此,眼中既是担忧又是幽怨。齐侯见了女儿,也显得激动。将文姜的双手握得甚紧,嘱咐她进宫好好看看兄长妹妹。语态殷殷,关怀备至。
姬同抵不过外祖的热情,被抱到了外祖车驾之上叙祖孙之情。
齐国临淄西城外
齐侯与鲁桓公地车驾方出西城门,就看见城门正前方有车马飞奔而来。军旗高举,气势如虹。首车之上站着一身着黑色绣着麒麟锦袍的老者,身形高大,面色红晕中隐现苍白,头上佩戴通天冠。腰间悬着一柄青铜剑,胡须杂长,脸上隐隐有一股杀气,这身打扮,充份显示了一个枭雄气势。确是给人一股莫名的压力。
在他的身后,站着一个大约三十余岁的中年人,容貌甚伟,身形高大,面容显得甚为和善,眼神中自有一股奕奕神采。好一个大好人物。
“外祖,那车辇上的老者便是郑伯么?”
“是啊!郑伯虽已老迈,但气势浑然不减当年。外孙,你观郑伯何如?”齐侯当然不是认真问姬同如此问题,只是顺口而已。
“郑伯真乃一世枭雄,得势则如游龙入水,猛虎进山,难掩锋芒。然郑国地处中原腹地,东有宋、齐,北有周晋,南方又有强楚。郑伯虽强,尤一世之人尔,郑伯以后,郑国当再无强势。难有远图。当不得齐鲁之势。也是枭雄末路而已。”姬同认为郑庄公其人可入春秋霸主之列。名副其实,比秦穆公强上许多。
齐侯听到姬同将郑伯评为迟暮枭雄,深感惊异。看着姬同,收起游戏之心:“郑伯其人,世人多认其为英雄远图之人,大郎何以视其迟暮之人?”
“郑伯自承袭君位以来多以兵戈示人,对内养弟自大,对外欺凌天子,威吓四邻。内外不曾多施仁义。不施仁义何以安民,民不安而战,内忌也。内忌不发,迫郑伯之威尔。兵压诸侯,诸侯外从而内忌,忌而不发,待时也。郑小而多战,战而胜,自是震慑诸侯,然愈战愈弱,久病之肌由内而发。何以长盛。孙也从未闻仗兵戈者久盛之事。”
齐侯感觉地出,姬同之言并非他人所教,闻言深思,倒也大有道理。也深奇外孙之智非比常人。暗想当年若是郑太子忽应了文姜亲事,不知是何情景。又叹并非亲孙。看着鲁侯父子,眼神颇为复杂。
正深思间,郑伯姬寤生车辇已近。齐侯收起思绪,向郑伯车驾走去,鲁侯紧随其后。毕竟是齐侯主场。强龙尚且不压地头蛇,何况鲁**力稍弱于齐。
“寤生冒昧前来,搅扰了齐侯清宁,还请齐侯见谅。”郑庄公满脸笑容。年龄虽高迈,语音却甚是清明高亮。给人一种如沐春风地感觉。
“哪里,贤伯为诸国计,远道而来。我东方诸国自也不甘落后。若能弭兵收甲,也是国人幸事。”齐侯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