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制霸春秋 > 第八章 问策

第八章 问策(2/2)

目录
好书推荐: 碧海长天艳山河 丹仙 飞升之轮回 鸡犬不宁 炫影刺客 地球末日之上帝的使者 无上神国 亚洲娱乐皇帝 宇宙大攻略 无间丧尸

姬同又向鲍叔牙行礼道:“是同失礼了,却是不曾问候先生,还望先生勿怪。”

“不敢,太子下礼,鲍氏惶恐。”鲍叔牙连忙还礼道

“鲍先生能够折节下交,不以贫友而弃,正是贤者,我辈自当见贤自省以思齐,亦不敢使贤者居前。同诚心而来,还望二位不弃。”

“交友不敢,但能有助与太子,我二人自当尽力。”管仲答道:“太子远来,还请进内入席。”

姬同随在管仲身后,管仲家无多物,只有一些家中用具而已。

入堂分宾主之分坐下后,姬同言道:“同听得令堂多疾,故多带来药材,希望能拜于尊母榻前。”

“夷吾深谢太子,太子盛情,夷吾不知如何为报。”管仲于席间施礼后甚为感激言道

“同安敢求报,此同之诚心尔,望先生体之。”

“先生看此次会盟之后,诸国国人能得安宁否?”姬同问道

“这……”管仲有些为难,看了下士敬道道

“先生但请放心,士将军为本君心腹,先生今日之言,出于先生之口,入得同之耳,但无五人知晓。”姬同看出了管仲的疑虑,言道

“如此,请恕夷吾僭越。诸国多有迫于征战,国境凋敝,有苦于戎狄之祸者,有迫于郑氏者。”

“诸侯迫于郑伯之势,不敢不从,郑伯但在,自当守重盟约,郑伯若去,诸侯自是各行其是,最多互助退夷而已。此夷吾浅见,有辱太子尊听。”

“不敢,先生看郑伯之后,郑国复能强势吗?”

“郑国之强,非国势尔。郑伯初困于宋、卫两国,昔年,宋国连接卫、陈、蔡、燕、鲁五国伐郑时,郑伯败陈师而和,断宋援而和鲁,使宋难得兴势。皆其善政尔。然此为郑伯一人之才尔。郑伯去,国势自衰。”

“先生是说郑伯之兴乃‘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么?”

“太子大才,夷吾所言正是此意。”

“那先生认为行政何以强国,何以富国?”

“窃以为师以强国,商以富国。”

“现今礼崩乐坏,王政不复,敢问何以处世。”

“自以尊天子,攘四夷。”

没有想到管仲现今已是有了尊王攘夷之心。果是大才。

“先生鸿才,同敬服,先生屈于此,实世人之悲。敢问先生愿出山否?同愿荐先生于父驾前。”姬同退席于管仲面前躬身深施一礼道。

原以为尊周攘夷是管仲以后之策,不像现在就已有了,是以姬同想试一试能否将管仲招来鲁国。

管仲原见姬同问的尽是当前大势之局,是以认真回答。并不是他不重视自己的治国策略而示于人前,而是胸有抱负长期闷于胸中,颇感压抑,今日得以发泄,故而尽显胸中之策。此时见鲁国太子诚心而请,胸中既是激动,又是为难,激动的是有机会一展抱负,为难的是自己齐国之人不好去鲁国,虽然这些也并不重要(齐桓公的大臣宁戚便是卫国人),但是老母老了,并不想离乡。

“夷吾感谢太子器重,但家有老母,未敢远离,太子好意,夷吾铭记于心。”管仲思索过后还是拒绝道

姬同虽早知管仲不太可能会去,但还是微露失望之色,但很快释然,毕竟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好。

“既如此,是同福薄,若日后先生欲一展胸中之才,同必倒履相迎。”

“多谢太子体谅。夷吾深为感激。”

姬同便也闭口不提招揽之事,说说当时的时政,姬同对管仲、鲍叔牙的才学又有了深入的了解。管仲与鲍叔牙对姬同的少年才情也是大加佩服,只能说这是天纵英才,并定下了朋友之交。直到一个多时辰以后想起看守车驾的三十余人。看看时辰,已是到了午时(11时至13时)中交。

“管兄,时至午时之中,同尚有三十余仆人在外林中守护车驾,恐他们着急,这便去了,日后若是闲暇,定然再来搅扰。”

“如此,鲁弟尽管自便。”姬乃王姓,不能轻易呼之于口,故称鲁弟。

待得姬同走后,鲍叔牙道:“鲁国有此太子,必又是一个郑伯。”

“郑伯何比鲁太子。鲁国并非小国,鲁太子之才远在郑伯之上。诸国从此多事了。”

“齐室亦是多事了。”鲍叔牙叹道

(看小说到网)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