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论才(1/2)
姬同回头一看,原来是英姨娘。eNEI。O英姨娘今天衣着甚是美丽,上身内穿一身白色纱衣,外面套着一件粉色透明丝衣,下身穿着淡绿色长裙,腰间扎着一条白色丝带,后垂几近地面,头上插着一支碧钗。
“阿姊,方才的琴曲是你抚得么?好奇怪的音质!好动听的琴曲!”英公主一连问了几个问题。
“方才此曲却不是阿姊所抚,阿妹,是否动听?”文姜笑问道
“不是阿姊,难道还是太子阿兄不成?阿姊,你可不许瞒阿妹。”英公主的眼神很是奇怪。
文姜也便不再逗弄阿妹了,不然待会又要闹起来:“方才抚得是筝,并不是古琴。大郎在鲁国不喜习古琴,故而又做了筝,音量大了许多,比起古琴甚是动听。大郎后来一直都是善筝不善琴,抚得比阿姊好听许多。”
“是大郎所抚,大郎还真是聪慧呢?阿姊,阿妹能习么?”英公主满眼都是希冀。
文姜没有回答,只是回过头对姬同言道:“大郎,你来教习你小姨娘好么?”
“好啊!”反正该做之事已经安排好了,教习小姨娘好象是挺有趣的,姬同很是直接的应下了。
文姜听大郎应了下来,很是高兴,因为她知晓自己爱子不喜教习他人,所以并没有先应了阿妹此事。免得大郎不愿意,自己陷入为难的境地。
“那小姨娘先抚筝找一找感觉吧?筝有二十一弦,每根弦又有多个音域,找到了感觉才好习练。”
姬同教习到酉时中交(十八时),英公主对乐曲颇有领悟力,虽然一支曲子尚不能抚完,但也是入门了。最后又抚了一直新曲,才将她打发走。
次日辰时末刻(九时),湘景殿。
小姨娘英公主走进主殿,只见姬同正襟跪坐在榻上,却是不见阿姊。
“小夫子,你阿母呢?”英公主略带调笑道
“方才小姨娘来之前好一会,外祖遣来宫婢传话,母亲去了前庆殿。”姬同答道,也不知方才过辰时能有何事,待得母亲回来寻问一下。
“小姨娘,今日聚会都有何人参加啊?”姬同想起小姨娘定是来招呼自己与母亲同去高虎府上聚会之事。想提前了解一下。
“以前大多是临淄城公卿大夫家的贵族子弟娘子,不过,这次听说会盟诸国也有些公子们会来,一定比过去更有趣。”英公主显然对这场聚会很是期待。
“小姨娘,外祖为您定过姻亲么?”姬同问道
“大郎怎生问起此事?难不成大郎还想为小姨娘荐得夫婿不成。”英公主感到很是奇怪,旋即调笑道。
“没有什么,就是想知道是那国的公子有福气,能够取得小姨娘这样的仙子。”姬同若有所思地说道
姬同本是要小姨娘小心些,莫要在聚会之时,免得为人所纠缠,对方若是一国公子,说不定会求亲。但马上又忍了下去。这些事都是些没有根据之事,自己若是说了,说不定就成了小姨娘的一桩心事,再者,家里有姜诸儿这么个淫徒大尾巴狼,嫁出去也不一定是坏事。
半响文姜才从前庆殿回到湘景殿。英公主见阿姊回来了忙迎了上去:“阿姊,大郎说你去前庆殿了,父侯与你说了些什么?”
“父侯还能与阿姊说什么,只是一些琐事罢了。阿妹,现在就去高上卿府上么?”文姜笑着问道
姬同见母亲笑得有些勉强,但也不会去问为什么。待无人之时再想母亲寻问便是。
“阿姊,快走吧!都快要迟到了。”英公主并没有发现阿姊的异样,想起正事,赶紧催促道
“还有,将筝也带上,行歌之时也许用得上,我要让那些贵人娘子们羡慕死。”英公主特意交代道
“就知晓你这性子,早已带上了。大郎不是也要同去吗?快走吧?”文姜拉着阿妹说道,走出殿外。
“母亲,等等我。”姬同腰间别着竹箫,赶紧下榻追了过去。
临淄,上卿高虎府第。
姬同与母亲文姜、小姨娘共乘一车,待到了高府前,见得府门前排满了车乘。高府地仆役进进出出不停地忙碌着,甚是热闹。姬同先下车上前,见高府前堂外有不少贵人娘子喜笑颜谈。稍显粗俗者有之,谦谦君子者有之,逢颜媚笑者有之。真是千奇百态,仿佛进了烟花勾栏之地(此时妓院是违法地,还没有转正。)。
“这么多贵人小娘子,哪里是诗、歌聚会吗?相亲会还差不多。”姬同嘀咕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