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准备(1/2)
次日,曲阜城内比起平时一片喧嚣,官家将邾国将要进犯的事情张贴在四周的城门上,派出的主管征召人员已经分散的四方,命令凡是二十以上,五十以下的男子,家中有两个男子必须有一人应征,独子除外,凡是合于法规规定的男子必须三天已内赶到各自的集结点待命分发武器,先期进行为期两天的简易军事训练,然后到曲阜集合。
虽然这些年战争已经相对往年来说越来越频繁,人们大多数已经习惯了,但是没有人喜欢战争,更何况是这种春夏交接之时,人们正在专注于农田的农活而不是战争。但是战争来临了也不容回避,如果敢于逃避征发,就要牵连到全家一并入狱严惩,举家俱逃而邻里纵容的一并连坐。这些强制法规即使不愿应征也由不得他们。这就是下位者的悲哀了。
与那些担心秋季还能不能有饭吃的普通百姓不同,云集在曲阜的贵族子弟并不厌恶战争,战争就是贵族子弟获取战功,升迁爵位,封赐食邑的好机会,有这些好处没有人不动心的,因此纷纷请战,声言此战必要踏破邾国,毁其宗庙,迁其党羽。
除了邾国来犯的事之外,惹人注意的还有曹刿进朝就被授予左宰这样高位的事,很多人并不知道曹刿是何许人也,纷纷询问,得知曹刿只是一个贵族没落子弟,不服的同时也只能感叹曹刿的好运了,当然也有很多人想看他的笑法,常人大多便是如此了。
因为邾国入侵在即,所以按照规定二日以后的朝堂议事也改在今日,辰时,朝臣们集合在已经改名为集贤殿的中室殿中,诸臣朝贺已毕,依照往日各就其位,只不过其中多加了曹刿的席位,正在申濡之下,显然这位新近为官的幸运儿的事并非传言喽。不管羡慕还是嫉妒纷纷侧目而视。曹刿尽管不去看也知道,但这很平常,他们不看才奇怪呢?
“在说正事之前,孤先为诸卿做个介绍,诸位一定知道昨日孤新得贤士,就是申司空之下曹公刿,他本是先中都宰之后,以后诸卿与曹公共事,还要多多配合才是,若是因为心有异样而耽误了国事,孤也绝不相容。”现在是非常时间,曹刿又为苏应的协理助力,如果因为嫉妒之类这种小事而不配合曹刿的工作岂不是耽误时间,因此姬同不得不先打打预防针。
姬同的意思聪明人自然领会得,不明白的只会对曹刿更加另眼相看,于是不管哪一种人纷纷向曹刿问好,曹刿也一一含笑回礼,一时好不热闹。也没有了初升朝议时的凝重了。
姬同看着台下诸臣纷纷问好,也不阻拦,过了好一会诸臣才问礼已毕。姬同才道道:“诸卿,想来邾国来犯的事你们之中应该没有人不知道吧!邾君曹克罔顾百姓,强行征发百姓入伍而以泄私愤,天理所不容。侵犯礼法强征居丧之国,君子所不耻。其虽匆匆来,诸卿也不必在意,我依礼而拒,群贼何所惧?诸卿不要因为这件小事而惊惶,安心做好职事就是。”两国相争抢占道德的制高点,做表面工作安抚群臣都是必修的功课。
堂下安静非常,因为军事征伐这种大事,通常由国君召集高级官员等数人来做决定。因为人一多意见也多,争争吵吵那谁也别想做事了,天天开会好了。他们要所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就行了。只有遇到少数人决定不了的事才到朝堂上进行公议,朝堂公议还解决不了的就去宫门前召集国人商议表决。
别人不说,姬同自然不能不说话:“太宰、司马、司空、司徒,囤积粮草、征召士卒、清点武器、马匹、战车的事已经展开了么,二日以后的太庙授兵不会有差错吧?”
“禀嗣君,臣昨日已经发下公文,太仓已经在对粮食草料进行清理统计,预计明日就可以查清上禀君前。”
“转运粮草的军车准备完毕了吗?”
“早已准备完毕。臣昨日做过清点,共有大小运车一千三百四十二乘。可用者有一千二百二十三乘。其余可在五日内修整完毕。”
“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方粮草转运之事很重要,苏公要亲自抓好这件事情,不要除出了纰漏。”
“是,臣必谨记。”
“司马,征兵布告已经下发了吧?”
“臣已于昨日遣下急使四近,五日以内可在曲阜集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