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画像(2/2)
宋词仔细看了看韩山,大致的脸部特征记在了脑海之后,想象了一会画面之后就开始作画了。宋词画的很快,韩山在一边看的是眼花缭乱,那大大小小的一排毛笔换来换去地用,然后一副韩山身穿篮球服大力扣篮的画面便出现了。
“怎么样?满意不满意?”
“满意,太满意了!这画画的真棒!”
等宋词吹干了墨水,韩山一把就接了过去。这扣篮的姿势和神态简直就太彪悍了,而墨画特有的那种动感,更是让这幅画张力和魄力十足,好似要从画中跳出来一样。接着韩山就喜滋滋地把这幅画贴在了自己床头的墙壁上,每天起床的时候就看一眼,提神啊!
“嘿嘿宋词,一会我打球回来就给你带一盒牛肉饭!”
这个韩山挺认账,一边拿着球出门,一边还向宋词保证着。不过这话倒是提醒了宋词,这漫画不一定就要去投稿啊,国庆节街上人肯定多,自己去客串一把街头画家,应该会挺有收获的吧?
接下来的时间里,宋词就开始准备了,一幅画多少钱,又应该在哪里摆摊等等。借舍友的电脑上网查了下大致的街画价钱,结果出现的价格就有些乱了,有说上百的,也有说三五十的,有的十块钱也能画,不一而足。
宋词看的是头昏脑胀,于是干脆就采用了最低价10元,反正自己用的是4开素描用大千纸,一张大约5毛钱,算上墨水钱也不够一块的,算算还能有十倍的利润。
选择的地点也很重要,国庆的时候商业街上的人肯定是最多的,不过在那里摆的话会被城管追,所以这里可以排除。各种景点的游客也多,不过那里的画像人都是景点相熟的或者就是景点的人,外人比较难插手。
现在剩下的理想地点就是公园了,那里游人也有,而且环境也好一些,主要是没那么热,不会受太大罪。
第二天一早,宋词就带着全套家伙到了学校镀金的一个公园里,找了一个湖边的小亭子后,宋词开始了街边画像人的生活。这个公园里也有几个画像人,不过他们画的都是肖像素描,宋词觉得自己应该不算是呛行。
原本宋词还在幻想着一天要接上几个客人,但是可惜的是,从早上十点一直等到下午五点都没有开过一次张,让他郁闷的不行。倒是有人来问过,不过一听是毛笔画就摇摇头走了,似乎不大相信宋词的样子。
“小伙子,还在美院上学吧,怎么也跑出来干这行当了?”
和宋词说话的是一个老头,大约有六十岁上下了,满头的白发居然还扎了一个小辫子,看起来就挺像艺术家的。这家伙也算是同行,不过他比宋词好多了,一天下来已经画了十几张,要知道他画一张可是收20的,真是让宋词汗颜不已。
“没啥,出来见见世面。”
宋词也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纯粹就是一个野路子,反正也没有客人,于是就和老头瞎聊了起来。
“你这身装扮就不行,一点艺术气息都没有,年岁又太轻,很难让顾客相信你的技术。再加上又是毛笔画,这个难度高且不说,就算画好了顾客也很难满意。因为黑白两色太单调了,现在碳笔素描的都想着法子往上添点色彩,这样才能让顾客满意。”
当宋词问起自己为什么一个客人都没有的时候,或许是觉得这小娃子没啥竞争力,这个老头就把自己的经验一股脑儿说了出来。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别拿自己当艺术,顾客喜欢什么样就画成什么样。
这就是职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