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新旧(2/2)
王俞又要开口,被司马强堵了回去,说道:“他女儿姿色上佳,品性也不错,就是脾气稍微大了点儿,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是可以忍耐的,你不答应我,我只能把你秘密处决了。”
王俞自然知道司马强不会玩秘密处决的,但为什么说自己可以忍耐呢?难道是天生气管炎?怕老婆?就算是了,司马强又怎么会看的出来呢?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正逢朝会,皇帝很给面子的来了朝堂,虽然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只看丞相脸色行事的,但是谁敢不尊敬皇帝,那真是嫌自己活的长了。好在丞相相对于王俞心中的曹操那种要好上许多,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家族势力相对比较小;第二,比较想青史留名;第三,极其看重家人。这些特点或者说是弱点,都可以利用,从而影响他身后的一大堆势力。
司马强先听了若干丞相的汇报工作,“勤奋”的批示了若干条意见,丞相“忠实”的加以修正,一派君臣大和谐的场面。
司马强看差不多了,往常来都不爱来的,今天还处理了几道“政务”。实在不符合自己“糊涂荒诞”的评价。所以立刻显得不耐烦起来,贾冲一看皇上已经不耐烦了,草草收了正在陈述的意见。司马强立刻“十分高兴”的给了当值太监一个眼色,那老太监也不抬头,微睁的双眼已经把皇帝的示意收下了,上前一补唱道:“退朝!”
百官送了猴急的要去娱乐皇帝陛下,按规矩出了太极殿,在路上不断的议论起皇帝陛下今天居然“亲政”的事情来。
一个小太监撒开丫子跑到丞相旁边,气喘嘘嘘的行了个礼说道:“陛下宣丞相南书房晋见。丞相大人啊,您快随我走吧,晚了陛下非要了我脑袋不可。”
贾冲微笑着点了点头,随着小太监去了。百官看到皇帝又在那个南书房酒馆召见贾冲,腹诽了一阵,讨论着公务各自去了。
贾冲心里盘算了半天也不清楚皇上今天又要发什么疯,虽然自己贵为国丈,理论上说皇帝几句他也得听着,可是这是个无赖皇帝,一高兴就折腾人,谁没事惹他干嘛呀。贾冲随着那小太监快步到了南书房,还没进屋就闻到了冲天的酒气,贾冲心里祈祷着希望这皇帝今天别喝多了才召见自己。
连通报都省了,这南书房不是谁都能进的,里面也没有一般的太监和侍卫,只有禁军和御史台的人在这里守卫,其政治位置独特,以贾冲的能耐都安排不进去什么心腹。这南书房大名不叫南书房,而是叫静心阁,不过旁边有个小湖,所以是个收藏官家书籍的好地方。又因为在太极殿的西南边,阁里还有一小间书房,一般就叫南书房了。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皇帝五毒俱权,绝对不可能读书的,即使有了读书的兴致,最多读读“房中术”“*”之类。
贾冲进了门,施礼到了一半儿就被皇上给叫停了,司马强同学恭敬的赐了座。贾冲看了看王俞,点了下头表示礼貌,后者还了个拱手礼后才坐下。贾冲从皇上一拱手问道:“陛下唤老臣前来有何要事?”
司马强微笑道:“今日只聊家事,不谈国事,国丈日夜操劳,朕特意唤你来就是让你好生休息。最近也无甚大事,来人哪,上酒上菜。”看老头还要言语,又补充道:“国丈不必教训朕了,按辈分来说我是小辈,请你老人家喝喝小酒,总是不妨事的。”
贾冲恭敬的谢了恩,已经有小官员送来了一小壶酒,一碟肉片,三碟果品。司马强向贾冲介绍王俞道:“这是义父新收的小徒弟,姓王名俞,字?师弟你有表字吗?”
王俞拱手低声答道:“还没有表字,不如请国丈大人赐一个。”
贾冲微笑着谦让道:“不敢,我观你气色平和,清净自然,如温厚美玉,不如叫子玉,陛下以为如何?”
司马强大笑着说道:“国丈说是子玉就是子玉了,王子玉,还不谢谢国丈。”
王俞双膝跪地,给贾冲叩了个头,表达了谢意,嘴上说道:“谢国丈。”心里想着:“就当给老丈人磕头了,嗯,就当个老丈人磕头了。”
贾冲扶起王俞,待大家都坐好了,问道:“子玉与我年轻时颇相似,让老夫感慨万千,哈哈,人生真是如白驹过隙啊。”
王俞说道:“国丈大人风度翩翩,宰制一国政事,其辛苦实不足为外人道也,小子甚是钦佩!以此酒敬大人!”说罢把身前一小酒坛一口闷了。
贾冲看着对方的“酒剑派”标准作风,也微笑着喝了一小杯,暖暖身子也是好的。细细一品说道:“此酒甘甜醇厚,回味悠长,陛下还请告知如此美酒之名号。”
司马强微笑道:“国丈,你有福啦,此酒乃是义父取世间无数果品自酿‘百果酒’,赐与我一壶,国丈可带回慢慢品尝。”
贾冲感激的谢恩,毕竟“酒剑仙”的招牌可是金光闪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