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崛 > 第九章 指点

第九章 指点(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创世录 网游之药皇骑士 召唤二次元 诸天卡神 重生之自娱自乐 道临洪荒 三国争霸我为王 灵天至尊 梦控 洪荒绿巨人

酒意熏熏之中,崔硕心头的记忆一点点生动起来。

崔硕觉得自己此番穿越,还算是幸运,因为他穿越来的南宋,虽然疆域萎缩得偏安一隅、虽然与金国战事连绵,但是对文人而言,绝对算得上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

终南宋之世,一直秉承北宋统治集团始终“右文”之国策,尊重知识分子,重用文臣,提倡教育和养士,优待知识分子。

在这一点上,和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明清“**”相比,两宋时期可谓是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环境最为宽松的时期,而崇尚文治之国策,客观上对经济、社会、文化之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两宋之“右文”,其政策措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推行崇尚文治政策,其二为采取寒门入仕政策。

宋王朝对文人士大夫采取了较为宽松、宽容的态度,欲以文化成天下,对士大夫待之以礼,不得杀士大夫以及上书言事人,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崇文抑武大政方针。

在这种政治氛围下,知识分子的思想十分活跃,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宋代思想、学术、文化的大发展。

正是由于两宋重用文士、优待文士、不杀文臣,因而南宋时常有正直大臣敢于上书直谏,甚至批评朝政乃至皇帝的缺点,这与隋唐明清时期的动辄诛杀士大夫的政治状况截然相反。

南宋采取寒门入仕的政策。为了吸收不同阶层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两宋对选材用人的科举制度进行了改革,全面消除了魏晋以来门阀士族造成的影响,可谓是不拘一格用人才。

两宋科举取士几乎面向社会各个阶层,再加上科举取士的名额不断增加,在社会各阶层中形成了“学而优则仕”之风。

南宋时期,取士更不受出身门第之限制,只要不是重刑罪犯,即使是工匠商贾、乐杂僧道、农户,甚至是杀猪宰羊之屠夫,都可以应试授官。正因了如此,南宋的科举登第者多为平民,从而开创了清明政治之局面。

再说南宋之科举,实行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解试有州试、转运司试、国子监试等,每三年举行一次,而方才吕蒙提到的绍兴府秋闱就是解试的之一。

但就南宋的地方科举考试来说,和明清差异甚大,地方上实际上只有解试一级,相当于明清的乡试,生员考取后即可获得举人之功名。因此故,南宋之世尚无童生、秀才之说。

而有宋一代,科举考试的科目经过了数次之更易。北宋前期,科举考试的科目为进士、明经、与诸科,而诸科又包括九经、五经、三礼、三传、三史、学究、明法、开宝通礼等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