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绍兴(1/2)
第十三章(求收藏,求推荐哦!书友们帮帮忙,新书阶段,最是需要大家的鼓励!)
溪水轻轻地拍着船底,晃晃悠悠中,崔硕迷迷糊糊地假寐起来。
又过了好一阵工夫,睡意朦胧的他,突然被狗剩儿的尖叫声惊醒了:“崔二郎,你小子快醒醒,前面就是绍兴城了,抬抬脚,可就能看到城门楼了,乖乖,好一座城楼!”
被搅了美梦的崔硕不情愿地张开了双眼,只觉眼睑内有些酸酸涩涩的,一时提不起神来。恰在这时,一股寒风裹挟着湿漉漉的水汽,贼溜溜地钻进了崔硕的衣领,崔硕禁不住这股寒意,缩起脖子,猛地一个哆嗦。
听着狗剩儿的话音,崔硕心下明白这绍兴城就快要到了,他揉了揉眼睛,张嘴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伸着懒腰,翘起脚尖,循着若耶溪的流向往北方看去,只是这一眼,崔硕变被远处的景色,牢牢地吸引住了,好半天时间,竟是回不过神来。
朝阳初升,远处那金灿灿的阳光下,矗立着一座灰扑扑的城池,绍兴,这里就是南宋的绍兴城了。
氤氲的水汽中,望着远处朦朦胧胧的绍兴城,崔硕心头陡然生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来,就在这阳光灿烂的清晨,崔硕第一次见识了真正的古城,见识到了数百年前的绍兴,到底是何等模样。
哗哗的水流声,伴着艄公整齐的号子,恰似在演奏一曲天人和谐的绝妙音乐,沐浴在阳光和音乐声中的崔硕,定定地望着前方,望着前方渐变清晰的绍兴古城,望着古城那令人为之惊叹的、庄严肃穆的城楼。
只见那高达数丈的城楼高高耸立,一时间,崔硕只觉远处那哪里是城门楼,分明就是一座小山,一座守护着绍兴满城百姓安危的小山。若耶溪穿越城门而过,这座小山横在水中,竟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水陆城门,壮哉!”乌篷船向着城门楼越行越近,崔硕擦亮了眼睛,渐渐地看清了这传说中的绍兴水陆城门。
刺目的日光下,若耶溪中的城楼就像是一只青灰色的石狮,稳稳地踞在水道正中,沉默地把守着关隘,傲然迎接着日光的照耀和晨风的吹拂。虽然天光已经大亮,但它似乎还没有从昨夜的酣睡中苏醒过来,依旧默默地、静静地肃然踞着。
古时绍兴城有九门之说,眼前城楼下的这座城门,就是绍兴九门之一,那水上城门和陆上城门对峙而立,远远看去呈现出曲尺的形状,遥相呼应的水陆城门,放眼望去甚为壮观。
此绍兴水门在陆门之南侧,内外共有两重,纵深约百尺,前后分置水闸和木栅,稳稳地支撑着楼门的城墙,由巨大的青砖和条石砌成,因绍兴曾为宋高宗赵构之行在所,故城墙修建得甚为坚固。
虽然南宋行在所早已迁往临安,但是这城墙依然保存完好,显见平日里维护得甚为精心。待再行近些,崔硕隐约地看到城墙亲水处,生满了绿油油的青苔,浸在水中的青苔,长成了头发的形状,随着水流来回地缓缓摆动着。
望着前方那连环的水陆城门,崔硕心头暗叹南宋匠人工艺之精湛、用心之精深。雄浑壮观而又精巧峻秀的城门下,崔硕屏住了呼吸,对被后世蔑视为“苟安文弱”的南宋王朝,心头竟是第一次生出了敬仰的感觉来。
襄阳大战、钓鱼城大战一场场令后人为之惊心动魄的大战,南宋军民誓死保卫国土,以喷涌的鲜血和顽强的毅力捍卫着大宋——这汉家王朝之尊严。
此时,仰望着城门的崔硕心下道:难怪鞑子攻城如此艰难,且不论南宋军民顽强的意志,单看着雄伟坚固的城门,想要攻破,那谈何容易。这绍兴城尚且坚固如斯,更何况军事重镇的襄阳和钓鱼城乎?
“路引、船引——”一声高亢的吆喝声响起,崔硕回过神来,他只见洞开的水闸和木栅甬道中,划出一条体形瘦长的小船来,船上共有四个守门军汉,一个缓缓地划着桨,另外三个手握红缨梭枪,沉稳地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