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清风楼(1/2)
瞧着狗剩儿那结结巴巴的模样,崔硕顿时明白了其中的缘故,人家这是想忙活完了,赶紧地要先行返程回家,只是刚吃了自己的肉包子,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而已。
想到此处,崔硕便对狗剩儿言道:“狗剩儿,要不你先去忙着,我一个人在城里再逛一会儿。若是着急的话,你先回去就行,莫要因等我而误了时辰。”
“哎!那好唻!崔二哥,若是晚了,俺先回去,等到了家,给俺大娘打个招呼,就说你在城里忙要紧的活计,让她莫要担心你。”狗剩儿应了一声,便点了点头,转身离去了。
“呃——”崔硕打了个饱嗝,一边回味着这南宋绿色无污染的酱肉包美味,一边循着心头隐约的记忆,在绍兴街头信步晃悠起来。
约莫行了一顿饭的功夫,转过了几条窄窄的小巷,崔硕只觉眼前豁然开朗,他已来到了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宽阔的大街,望着街道两旁随风飘舞的杏黄色的幡儿,嗅着那淡淡的酒香,崔硕便浅浅地一笑,心下明白自己要找的地方,已经到了。
时辰已到了午饭时段,酒楼林立的大街上的行人川流不息,耳畔隐约可闻丝竹之声。行在熙熙攘攘的酒楼街巷,崔硕的脚步轻快了许多,不时地仰起头来望着街道两旁高耸的酒楼茶肆,心下不由得暗赞这南宋绍兴城商业之繁华。
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被迫南迁之时,曾以这绍兴城作为行在所,一时间那些皇室贵胄、达官贵人曾聚集于此,因此故,成就了绍兴城的商业繁华。虽然此时南宋的行在所,早已搬迁至临安,然则,这绍兴城的繁华,却是依旧不减,反而愈发地旺盛起来。
轻快地行着,崔硕竟是想起了宋话本里的一首《鹧鸪天》来:“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风味肥鲜。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百般美物珍羞味,四面栏杆彩画檐。”这本是北宋仁宗微服来到开封城中,瞧见樊楼时所发出的一番感叹,但崔硕觉得用于这绍兴酒楼的热闹景象,也当得是甚为贴切。
“客官里面请贵客一位喽——”
“陈公子,您老快请进来,十年陈酿的绍兴女儿红,早就为您备着啦——”
“黄老员外,您可是好久不来了,楼内那翠玉阁更给您老留着呢——”
热情的招呼声响起,崔硕闻声望去,只见对面一个底上共三层的气派酒楼旁,立着两个相貌俊俏的小厮,一色地头戴方顶样头巾,身穿紫衫,脚下死鞋净袜,正微微欠着身子,将客人彬彬有礼地往酒楼里相让。
别说是有意进去饮酒的客人,就是不经意间经过这酒楼的路人,即使无意进去饮酒,可见他们拱手齐胸、俯首躬腰的殷勤模样,也就欣然而入了。
崔硕饶有兴味望着这颇有趣味的场景,不知不觉间已是移步行到了酒楼门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