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又聋,又哑,又瞎的恋人5(1/2)
这一次灭谛到日本来,目的是追查美洲奇异事件。先在东京大闹一番,本想起到声东击西的效果,然后神不知鬼不觉的前往北海道的朝云山庄。按常理推测,丽贝卡一死警方大乱,他们势必赶去国际口岸严堵,以防凶手外逃,怎会这时候大批的在闹市里出现?况且这些便衣神情肃重,一副如临大敌的阵势,明显不是来维持秩序的。灭谛暗自纳罕,又发现奇怪景象。便衣们一进一退,或聚或散,恍如听命中军的游骑兵。他们围绕三辆轮椅,上边分别坐着三位面黄肌瘦的病夫,目光来回游弋,好像在搜寻什么目标。
灭谛想起了路边那垂死的老头,从他小眼睛里射出病态猥琐的光芒,一直黏着身体移动,走到那儿跟到那儿,当时就让灭谛很不自在。此刻三个病人似乎正做着类似的举动,被人盯梢的感觉又涌上心头。略一思索,灭谛忽有所悟:一定是有人想利用病人的特异功能来追踪自己!“特异功能”这种事以前嗤之以鼻,但自从墨厄边境一战后,再离奇的可能性他也能想到了。
策划围捕行动的人绝非等闲,定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警探,专门捉拿大奸大恶之徒。然而,灭谛从不知“畏惧”为何物,对手越强越能激起他的凶性,他摸向风衣内兜,准备血洗人群,制造一场足以掩藏行迹的大混乱。
美杜莎躺在衣兜里,等杀人早等得不耐烦了。
恰在这时,奇变突然降临。
“免费送新书,先生,看看吧!免费赠送啦。上官小姐的最新大作,你看看吧!”一个热情四溢的书店职员站到跟前,先用日语向灭谛介绍,看没反应又改用英语,接着塞给他一本包装精美的书。
这一来正中灭谛下怀,美杜莎凶气外露,亮相之前需要遮蔽,一本打开的书如同张开的幕布,可免人群过早的受到惊吓。但当他单手翻开书页时,自己却给震住了。刹那间,兜里的手枪,四周的危险,堂·赛里斯的下落,美洲夜战的神秘内情,全都抛到脑后。他一念专注,只是盯着书页出神。
这是一本漫画书,很新颖的选取了宗教题材,即“耶稣受难”加以描绘。构图极其简练,线条质朴近似小孩手笔,意境却非常震撼人心。画中罗马士兵高举铁鞭,耶稣·基督倒伏血泊中,遍身伤痕累累,周围是一群表情各异的犹太民众:惊讶,怜悯,痛恨,幸灾乐祸,不一而足。除开几名监督行刑的官员,他们大多是平头小百姓。灭谛的视线定在人群中间,一张戴着黑头罩,苍白俊美的面孔上。灭谛知道,那人就是魔鬼。
耶稣·基督承担全人类的罪业,受尽人间酷刑,同时抵制魔鬼的诱惑,最后在十字架上成道升天。这故事千百年来被写成诗,谱成曲,编成戏剧,无一例外的,魔鬼都被演绎成丑恶形象。但这本漫画不同,里边的魔鬼相貌堂堂,气度高贵,含泪凝望着耶稣,不带欲求,没有怨憎,神色间交织着忧伤与无助。
灭谛一阵战抖,仿佛对着镜子在看自己!
册页向后翻动,魔鬼怀中露出雪白的婴儿。按《圣经》原义推敲,那应当是魔鬼之子,堕落和虚假的化身,诸多作品将他描写成丑怪的畸形。这部漫画里却显得可爱又纯洁。书中日文对白不认识,但灭谛能够读出那天真神态蕴含的深义——魔婴是天真的,官员们,百姓们,乃至行刑的刽子手也都是天真的,因天真才无知,因无知才犯罪。他们折磨自己的救星,如同孩童任性捉弄老师。阳光遍洒,云清物明,整部画作里竟没有真正的恶人!魔鬼好像在对耶稣说:“何必在血与尘中挣扎,何必加重罪于自身。放开一切吧,到我怀抱里来,到这来永享纯真温暖的爱意。”
这是诱惑么?不如说是召唤,灭谛感觉蛰伏的情感正被唤醒,灵魂悸动犹如地震,他表面还算平静,内心的冰山却开始崩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