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借剿害民(1/2)
坐在阳山县衙大堂里县令刘宝玉,正和师爷方塘经整理县衙积压多时的账目,忽然他看见从大堂外县尉张根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张根跨上县衙大堂的阶沿,扯着嗓子对刘宝余嚷叫道:“大人,不好了!广西逆匪作乱,朝廷着两广总督苏察哈尔泰大人出兵剿匪,苏察哈尔泰大人下令我广东省全境捐纳剿匪饷。”
“我大清真是多时之秋啊”捧着暗淡无光的黄铜烟袋,师爷方塘经皱着脸沉吟道:“县尊,我县经过长毛匪之乱,方休养生息不久,如今广西又逆匪作乱。”
“没办法,如今的大清,已不复康乾之盛了,张县尉我县捐纳多少?”刘宝玉叹口气说。
“大人,我县捐纳白银5000两。”张根眨眼想了一下说道。
刘宝玉听罢拍着桌子,失声道:“什么?白银5000两?”
见自己县太爷被惊,方塘经插嘴道:“张县尉,你听清了吗?千万别搞错了。”
“千真万确,我的方大师爷。”张根说道:“刚从驿站那收到的消息,千真万确啊!”
“苏察哈尔泰,端不为人子啊。”气得脸青面黑的身材瘦小的县令,一下子忍不往站起来了。
“苏察哈尔泰,端不为人子啊。”他重复着喃喃道:“白银5000两啊!年年孝敬好不够,剿匪还要孝敬,朝廷又不是没给军饷。”
“大人,禁声”张根上前劝道:“虽然这是在我们县衙,可是传出去终归不好。”
“对,对,对,可是本官从那凑啊,师爷,你可有办法?”刘宝玉无奈地说,一面坐了下去。
“县尊,我看我们不如按以前长毛之乱时的方法办。”方塘经想了想对刘宝玉说道:“对县里的百姓说朝廷要剿匪,要征丁,每家需出名丁勇,不想出丁的就拿钱冲抵。”
刘宝玉很清楚这是两广总督苏察哈尔泰借剿匪之名向自己等官员收受孝敬,然而,他也尝到了甜头:回扣、黑粮,等等。之前的长毛之乱就然他赚的是钵满盆盈,这阳山县百姓送自己一个外号‘刘三尺’,意思是自己将阳山县刮的天高三尺,刮无可刮了。
“可是,如此下去会不会激起民变啊?”刘宝玉反问,但又并不等候回答,自言自语道:“激起民变又何妨,一帮愚民而已。”
“张县尉,就按师爷说方法办。”刘宝玉思索完站起来了笑着说道,而他的笑容更加充满一种无情的意味。
“你知道怎么办吧?”他接着说,“老规矩多出来的钱,送入本官库房。”
“卑职明白。”张根点点说道:“卑职,这就让人去办!”
说罢,张根转身离开县衙安排去了。
不多时阳山县大街上就走来两个人。一个膀大腰圆,左手拿麻网,右手握拳,走起路来晃晃悠悠,远看如同一个木酒桶子。另一个年纪长不少,瘦小枯干,眼睛小,眯缝起来不是怕光,而是又有了什么鬼创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