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化神四道境(1/2)
通灵,乃是精灌于宏,感悟天地的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只有不断的借助汇聚于大脑的精气,再与天地进行沟通,蕴养之后便可以破开天门,引气入体,直达化神,练就神识。
在这一刻,陆逸感觉天降瑞彩,地涌神泉,莲花朵朵绽放,瑶草根根抽芽。神霞漫天,龙飞凤舞,寿龟吐瑞,祥麟纳气,紫气东来,金光西至,五色神光照耀,七彩神虹横空。
诸多妙相,无尽法门,纷纷呈现,玄而又玄,似天伦神音,又如大道圣歌,在陆逸心中隆隆作响。
他神情恍惚,如痴如醉,像是久旱的沙漠逢遇甘露普降,漫漫黄沙中渐渐生机勃勃,陆逸感觉一下子打开了很多扇窗,各种神光向他射来。他努力想抓到什么,但光辉却从他指缝间穿行而过,很难把握住。
通灵是一个很奇妙的境界,让你不到阴阳,天人之境也能够感悟到一丝的大道气息,哪怕只能掌握毫厘,顿悟纤尘,也足以受用半生。
换句话说,通灵的境界已经不是纯粹的力量的积蓄了,而是一种对道的感悟,对天地自然,山川,枣木等亲近,这是一种“大势”的冲击,《两仪经》像是九天银河倾泻而来,银辉暴洒,气势磅礴。这一卷到底讲了些什么,以一种非常笼统的方式冲进陆逸的心海,让他大致明白了要修习什么,要达到何等的境界。
修士首先要冲破天门,让天地和自己产生联系,滋润身体,让其逐渐壮大起来,只有如此,才能摸索生命之轮,因为两者重合在一起。
而后,释放无尽生命精气,缭绕苦海上空,溢向身体各处,滋润血肉与脏腑以及骨骼,强壮肉壳,超越在先天已经达到极限的**,并且不断的凝练神识,化做真气。
让真气不断覆盖,直至遍布全身,随手之下能够引发真气的逆转,再让真气不断压缩,将部分神识和真气凝练为罡,这就是化神第一道境————凝神。
苦海覆盖生命之轮,一上一下,重叠而生,每一年都要在生命之轮上留下一道痕迹,直至生命之论布满伤痕,彻底崩毁,那时便是一个人寿元流尽、归于死亡的时刻。
想要改变这一状况,唯有在苦海开辟通路,直达海底,沟通生命之轮,让海量生命精气蓬勃而出,阻止苦海侵蚀,才能延续寿元。
这时候就需要凝神所产生的浩瀚的罡之气来维护拉。
想要旺盛的生命精气汹涌,最终汇聚在一起,会化成液态,形成生命神泉,冲进苦海,就必须借助天地的玄妙,大道的印章,因此要明悟阴阳二道,演化四象之妙,以太极八卦为基,沟通天地,这就是化神第二道境————蜕凡。
如此,修士才有了力量的源泉,借助天地才能施展出各种玄法与神通,具有莫测的威能,这是修士蜕变的关键一步,只要神力源泉不绝,法力便无穷无尽。
其实,修士之所以可以借助法宝驭虹而行,飞天遁地,正式因为法宝的无数大阵,源源不断的汲取天地之力化为己用,但是一旦明晓阴阳,沟通天人后,各种精妙玄法都可以轻易施展。
人体奥妙无尽,强大的修士都不想受困于苦海,只能蜕变,神识成型,天人合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
无数次的锤炼,精神力实质化,用强悍的精神力直接掠夺天地之立,最后凝聚原神。
凝聚原神之路途无比艰难,必须具有一往无前的气势,纵然苦海无边,也无需回头,需以自身强大的实力冲破禁锢。斩灭一切阻碍。
为了达到目标,修士需要让肉壳蜕变,精神圆满。
这是一个艰辛而又漫长的过程,修士会越挫越强,最终让轮海升华,实质的精神之力相互结合,历天人五衰之苦,蜕五重精神之变。
修行到了这里,修士必须心志坚定无比,绝不能动摇,只有如此,才能看破虚妄与迷雾,坚定自身之执念,凝聚原神。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肉壳要蜕变,精神也要升华,神与壳合一,突破桎梏,超脱自我,才能返本还源,寻到真我,最终原神压缩,成就金丹,再以金丹为基,丹破成相。
凡是成就原神的修士,精神力远离肉身,血肉与脏腑以及骨骼都将枯寂,随后将发生另类的新生,再原神成型的一刻,由天地之地打破天人五衰,完成破茧化蝶般的变化。
成功破碟后之后,化丹和练法相的修士都可以拥有通天换地的莫大神通。顾化神第三道境称————传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