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自我,转移,压迫(1/2)
能从那本侦探小说里发现三年后的我留下的字迹,实在是意料外的收获。
不过想来也是,这里虽然是我家,但也得加上“三年后”的前缀才行,从卧室到客厅,从客厅到卫生间,再到厨房,每个角落都残留着“我”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或许以后也会——尽管当前三年后的我行踪不明,不知是死是活,但也可能会在某一天突然回来,然后再撞见我,到时候就真的是不知道该怎么应对了。
三年后的我究竟成了什么样的人,在干什么事,做过些什么,对于这座城市有什么看法,以及那段留言又代表了什么,我这边几乎是抓不到一点头绪,把握不住,只是知道这个家伙貌似喜欢看三流落俗的侦探小说,并且还买了一副用途不明的望远镜,甚至会作出在书签上写留言的古怪举动。如果我和对方见面了,第一句话该怎么说,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也是完全无法拿捏。
既有期待,也有隐隐的退缩。
明明只有自己才是最应当理解自己的,可到头来,却变得不认识自己了。
比陌生人更陌生——
见了面,肯定会有很多问题想问对方,但再冷静地想想,感觉这种几率好像有点低,整座城市的居民们都消失了,凶多吉少,三年后的我看上去也没有成为例外的理由,而通过那段留言里透露的信息,那个家伙没准已经死在了哪个犄角旮旯里了。
即使没死,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虽说不太愿意和三年后的自己见面,却也不希望对方出事。
我止住了思考,然后离开卧室,走到客厅,凭着手机的光芒,把黑暗驱散开,照亮了一小块区域。
有点探险游戏的感觉。
这里是我的家,也不是我的家。
既然能从夹在侦探小说里的书签上发现留言,那么再继续找找,获得别的线索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往好的方向想,也许三年后的自己早就预料到我会来到这个时间段,特意在这个家里藏了几条线索留给我找也说不定。
这种想象未免好过头了。
我顿了顿,随后看了一眼手机的剩余电量。
很好,已经只有一格电了,绝对坚持不到明天。
我按了关机,然后把手机收起来,黑暗重新笼罩客厅,伸手不见五指,在这种环境里行动,即便对周围家具的摆设布局很熟悉了,也会忍不住感到忐忑,生怕制造出稍大的声响,划破寂静,将不存在的生物从黑暗中唤醒。
如果在这种时候,从哪个方向陡然来一点小动静,估计会让自己立刻紧张起来。
所以才说讨厌黑暗……
我无声地叹息着,摸黑行走,直到摸到客厅的餐桌,然后向左右摸索。嗯,摸到椅子了。
我把椅子拖到窗前,然后坐了下来,面朝窗外,注视着外边的景色——说是看夜景,其实也就是一片漆黑,如果城市没有变成这样,而是日常的光景,应该能看到霓虹灯的光芒在远方照亮,纵使是稍显冷清的路段,也会有路灯照明。
至于现在,霓虹灯,路灯,所有的灯……一切需要用到电能的物品都无法使用,城市仿佛被黑暗吞噬了一样,就连月亮也躲到了云朵后面,吝啬于将哪怕一丝光线洒下来。
良久,双眼熟悉了黑暗,这才能勉强观察出外边景色的轮廓——
我微微眯起眼睛,过了几分钟,感觉无聊,就开始想一些杂事。
今天的遭遇,和周清颖的交流,在医院里碰到的脚印,在学校里发觉的视线,在服装店发现的尸体,撞击广播室大门的力量,从楼顶坠落的棕衣女人……
渐渐地,思绪被这些回忆给填满了。
这些事情,都是以前连想都没想过的。
简直就像小说里的状况,主角陷入了未知的危机,经过最初的混乱,开始镇定下来,找到伙伴,想到办法,明确敌人,然后策划战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提升力量,认清自我,不断地克服挫折,摔倒了,就站起来,以惊人的毅力向前进发,挥舞武器和自信心,最终打倒所有敌人和幕后黑手。
很久以前曾经憧憬过这种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