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百夫长(2/2)
可是,军事调动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日耳曼人野蛮的想法和天性在文明的罗马制度中暴露无疑。
首先,阿米纽斯压根就不能当上百夫长,因为百夫长的从军年龄至少要在10年以上,只有罗马骑士阶层出身的人才可能被直接任命为百夫长。
阿米纽斯和弗拉乌斯兄弟策划的这件事,不但没有成功,反而,因为了军团将领的主意,他们本身就看着那些异族“野蛮人”不顺眼,而这种统一行动的行为,立刻触及到了他们敏感的神经,他们认为这是暴动和叛乱的前兆。
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最好把问题扼杀在萌芽当中!
军团最好将领应该对阿米纽斯和弗拉乌斯兄弟等人砍头示众。有些军官提醒,这么干会不会影响不好,两兄弟在异族的雇佣兵中还有一定的威信,而且,并没有他们叛乱的把柄和证据。
但军团最高领导层认为于是这样,就越要杀一儆百,对于异族的“野蛮人”必须用残酷的手段,让他明白什么事军队的纪律!
人脉灵通的弗拉乌斯提前得到了这个消息,立刻跑来找哥哥阿米纽斯。两兄弟对自己的鲁莽行为懊恼之极!这下可好,非但没有达到目的,还要白白搭上自己和同族兄弟的性命。
然而,此时情况紧急,索命的卫兵随时都可能到来,时间不允许他们在此后悔和叹息。
突然,阿米纽斯抬头,用火一样的目光看着弟弟说,“走,弗拉,我们快逃!”
“逃?哥哥,我们不能再做鲁莽的事情了,我们谨慎。”
“谨慎不代表胆小!我们已经没有选择,必须冒险!”
阿米纽斯说着,拉起弟弟就往外跑,趁着天黑,他们装扮成巡逻的士兵,尽可能多的把同族的兄弟也叫醒,带着他们一起逃亡。
他们此时都已经经受过正规的罗马士兵训练,排着整齐的队形“悄悄的”急行军。恰巧军营所在的行省边界常常有日耳曼部落发生叛乱或者闹事。所以,他们很容易找到借口。
他们一路夜奔,终于通过长桥,到达莱茵河对岸。
众人站在桥头片隐蔽的森林空地里,回想当初离开他的时候是多么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冬季还没有过去,没想到自己已经变成了逃兵,第一次重返这日夜思念的土地竟然是以这样的身份……咳!对于一个日耳曼人有什么比这更可耻的事情呢!但现在又能怎样呢?回到部落亲人身边,总比死在罗马军营里好吧!
大家就要各奔东西,最后看一眼他们的领头人阿米纽斯。
这种思念和愤恨交织的发杂情绪也同样在阿米的脑海里了翻腾,然而,突发的事件和磨难就像是暴风雨一样,总能吹去吹洗掉沙尘和铅华,让一颗英雄的心露出本来的成色。阿米纽斯在罗马军营里已经人生的第一个蜕变,他深刻和睿智的潜质被这次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就激发出来了。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和远处的故土,以及对岸的罗马行省。月光下,这89个战士都把眼睛瞪的雪亮,鼻孔里薄薄的白气。阿米纽斯说:“你们可以悄悄回到自己的部落,编一个好听的理由,然后成为一个受过军团正规训练的部落战士,如果混得好,或许你们还能成为酋长……”他轻松的笑了一下,接着用淡定的声音说到,“或者你们跟着我走另一条路,我们去潘诺尼亚省(Pannonia),去创造一段传奇。”
阿敏纽斯对他们没有任何保证和许诺,也没有什么解释……这显然是一种冒险,他们惹上杀身之祸就是因为想去潘诺尼亚省。阿米纽斯说的非常诚恳,他们确实可以轻松的回到部落,也许还能过的不错,但他们将从此背负着无法解脱的遗憾和悔恨。
对于一个真正的日耳曼人来说,如果他们不去战斗和冒险,可以有很多种原因,但绝不能是因为胆怯。
阿米纽斯说完,转身沿着莱茵河畔向东默默的走去。他用自己无声的抉择和行动来诠释一个日耳曼人的勇敢。
而他的身后,89个战士没有一个离开队伍,他们保持着原来的队形,紧紧跟在阿米纽斯身后。前进!前进!
他们也许还猜不透阿米纽斯究竟想干什么,但他们相信自己早已认定的领袖。这就是日耳曼人的天性,他们总是毫不犹豫的跟着自己的领袖冲向战场,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光荣和幸运!
罗马军团的纪律和日耳曼人的英雄主义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