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二次报复(1/2)
史可朗如释重负,笑道:“对对对,还真是这么回事,娘的,这么浅显的道理老子怎么就没想到呢,可吓的老子不轻。嘿嘿,老董,刚才多有得罪不要和史爷我计较。”
朱寿眼神闪烁,微眯着眼,负手瞧着极远处如苍龙起伏向东蜿蜒的燕山山脉上座座垛口墩台,董勇的话有道理,到明世宗朝,蒙古俺答兵围京都,就是绕过宣大,从密云墙子岭偷袭得逞的,也正是害怕宣大后路截断,陷入内外夹攻之危,才匆忙解围而去。
朱寿收回目光,瞧向董勇,抱拳道:“多谢董勇兄弟,朱寿受教了。”
董勇慌忙躬身还礼:“这可万万不敢当,小的无非是兵当得年头多了,多少知道些少咸没淡的,小旗官愿意听小的胡说,小的感激尚且来不及,怎敢当得起小旗官如此礼待。”
朱寿深深的瞧着董勇,脸上浮起玩味的笑意:“老卒胜将军。”
董勇惶恐的笑道:“小旗官这夸奖,小的越发受用不起了。不过小的这次去保安卫,从刘茂正大使的闲聊中倒真听到些新消息,就是不知消息的真假,不知小旗官可愿意听?”
“董勇兄弟,请说。”
“小的听闻到这小股侵袭东八里堡的蒙古鞑子,是如今的指挥佥事江大人有意沿路示警,引到东八里堡的。”
朱寿一愣,刚要张嘴询问时,听闻了董勇的话放下心来,神色恢复正常的史可朗恍然道:“娘的,这就对了,老子一直心中不解,美峪守御千户所在保安卫以南,与山西蔚州交界。鞑子侵袭,照理说应该是离着最近的保安卫派兵围剿,怎么会反倒是远途的守御千户所先到呢,原来是江彬大人故意将这股蒙古鞑子引过来的。不消说,江大人一定是想全歼这股贼寇,唉!只是苦了东八里堡的乡亲和我的爹娘。”
朱寿轻拍了拍眼圈泛红的史可朗,嘴角绽起一抹苦笑,同时心里也如释重负轻舒了一口气,要是这样看来,外患的危险先可以缓上一缓了,我也能踏下心来想办法解决吃饭问题。
董勇有些尴尬的瞧着史可朗,干笑了一声:“小的听闻,江大人此次围剿这股蒙古鞑子,提前并没知会保安卫原指挥使卢忠宇大人,而是率马步兵将径直扬长过卫,指挥使卢大人当时就气得暴跳如雷,可弹劾奏本还没写完,嘿嘿,内阁会同兵部行文就到了,美峪守御千户所的孟明哲千户擢升把他取而代之了,而卢大人则被调任甘肃。听刘大使幸灾乐祸的说,卢大人接到行文,当时就气晕过去了。”
朱寿疑惑道:“美峪守御千户所是保安卫辖下卫所,江彬如此胆大妄为,卢指挥使难道就无权处置他,怎么还要上本弹劾?”
史可朗道:“寿哥有所不知,按大明军制,守御千户所虽在各卫所辖之地,但并不上下隶属,而是自达于都司,因此卢指挥使虽然官位比江彬高,但却不能辖制江彬。”
朱寿恍然的点点头,明白了,在军事重地设立守御千户所直属都司,与各卫不上下隶属,这么做是存着要其互相挟制监视之意图,其用意必是防止兵权下移,以防有人拥兵自重,反手胁迫朝廷。
史可朗疑惑道:“我还是有些不解,保安州是直隶州,咱大明有属州和直隶州,知州品秩相同,可属州视同县,直隶州视同于府。东八里堡虽弹丸小地,却是交通要道进京必经之地,又是保安州人口最多也是上缴钱粮赋税最多之地。江大人为何要将蒙古鞑子引到东八里堡来?要知东八里堡遭蒙古鞑子洗劫,今年的钱粮赋税和徭役,保安州恐怕要三成少去一成。”
朱寿没有说话,眼神有些发虚的躲开史可朗疑询的目光,望向垛口墩台外空旷寂静的荒野。
董勇不自然的轻抽了一下嘴角,眼神诡异的瞟了一眼朱寿和史可朗,急忙垂了下来。
半晌,朱寿低沉道:“董勇兄弟,你怎么看?”
董勇身子轻颤,干笑道:“小的、小的也是一头雾水,猜测不透江大人为何要这么做。”
朱寿扭头,深深的瞧着目光有些闪烁的董勇,突然笑了一下,没有接着追问。心里冷笑道,这种龌蹉肮脏的勾当,瞒不过你们这些老兵油子的,不仅瞒不过,恐怕你们或多或少都干过吧。
“寿哥,你们这是怎么了?”史可朗不解的问道。
朱寿脸上浮动着复杂的笑意,拍拍史可朗的肩头,真诚道:“兄弟,有些事现在想不透是件好事。若是你现在就想透了,也许你会更痛苦。懂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