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同仇敌忾(1/2)
于寒见南城楼上的事情忙得差不多了,才回到暂居的彭家大院。他不敢耽搁,立刻把事情向于诚原原本本地交代了一番。很快,在于诚的招集之下,阖府上下,男女老少全都聚集在院落之中。
“三件事!第一件,是好事。第二件是坏事。第三件还是好事。”于寒站在台阶高处。
“先说第一件,世子殿下对于家的忠勇感怀至深,目前已经致信淮王。淮王将上奏圣上免除我于家的罪责。”
“噤声、噤声!”面对下面的一片欢呼,于诚连忙双手虚按:“此事不宜张扬。”
“第二件,”于寒停顿了一下,寒星般的目光扫过人群。每一个人都是一动不动地翘首等待着。
“倭寇即将在今夜攻打天台县城。”
此言一出,偌大的庭院里顿时鸦雀无声。人们从极度的欣喜中冷不丁又坠入了恐惧的深渊。有些胆小的妇孺想哭却被这满院的萧杀肃穆的气氛镇住了。
等了好一会,于寒突然高声喝道:“第三件事!”
这一声暴喝震慑了所有人。
“我们于家烧杀了上百名倭贼之事,朝廷已经知道了,可城外的倭贼也知道!所以一旦城破,于家必然首当其冲。故此,于寒斗胆向天台知县邝大人求了一支将令。于寒不才,愿率家中精壮男子上阵杀敌以助官军。”
院子里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到,每个人都屏声静气紧盯着于寒。他是少爷,是他们的主心骨,甚至没有人怀疑,他将是掌控他们一生的命运之神。
“这么做,一来是让于家再立新功,让淮王殿下更好说话;二来也有一种死中求生之意。可以说,只要这次守住了城池,于家就一定能够回到原来的于家!此时此刻,我于寒在这里向大家宣布:只要在厮杀中舍命向前者,于家将为其赎还户籍。有家室的,家室亦包括在内。赎了户籍者,愿意继续留在于家的,工钱涨三成,以雇工相待。不愿意的,于家赠送一年的工钱并安排车马相送。若有那贪生怕死,临阵退后的,我于寒必将他转卖为官奴。有家室的,家室亦然!”
“我愿追随少爷!”于寒话音未落,只见一条大汉拨开众人上前跪拜。不是别人,正是庞铁。这一次庞铁完全是被于寒的一番壮怀激烈的言语所打动,一股男人的豪气直冲头顶,甚至连那丰厚的附加条件也不甚在意。
张长河和冯十一深为自己的落后而后悔,连忙紧随其后。一时间,于家所有的男子跪成了一片。
于诚惊异地看着于寒的侧影:这怎么也来越不像那个他从小看到大的少爷了呢?
平川信尽管一直闭着眼睛,可却睡不着。一点睡意也没有。在他的眼前仍然重现着下午发生在树林里的那一幕。一个他也叫不上名字的家伙在那里嘟嘟囔囔,说什么别的帮伙都在四处干活,大发横财。他们却像老鼠一样躲在山林里,早知道如此就不会跟着平川义男这家伙了。
因为对方提到了哥哥的名字,所以平川信就不能装着听不见了。他走到那人面前拔出了刀。对方向他道了歉但他没有接受。这就意味着对方只有两个选择:剖腹自尽或者与他决斗。
进攻之前,他扫了一眼。哥哥平川义男远远地站在人群的外面,像其他人一样带着冷漠的表情欣赏着这场决斗。几个回合后,错身之际,他的刀背狠狠地击打对方的后脑勺上,趁着对方眩晕的当儿。他一个干净利落的扭身横扫,就把他的脑袋齐齐地切了下来。
和众人一样,平川义男面无表情地转身走开了。但是平川信知道,如果被切掉脑袋的是他,哥哥会毫不犹豫地向那个人挑战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寡言少语的。进攻天台县城的计划他只说了一遍,然后就带着他们在这片山林里驻了下来。平日里他一言不发,就是有些风言风语也只当没有听见。
抱怨声一直就没有停歇过。也难怪,住在这里,风吹雨淋不说还常常要忍饥挨饿。但是平川信相信哥哥。要知道,在家主被杀之前,哥哥可是家主最信任的大将之一。在这片树林里,除了哥哥,还有谁能有指挥大队人马纵横驰骋于战场的本事。记得在布置完计划之后,哥哥说过,我们只做这一票,做完这票我们就下海回家。一个人的行事风格取决于他的经历和眼界。平川信自豪地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