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工业化的困难(2/2)
除此之外,明朝在发展工业方面上还有另外一大国际优势:原来工业技术都掌握在一毛不拔的英国人和居心叵测的法国人手里,这些老牌帝国主义国家本质上还是把远东当半殖民地看待,轻工业生产线要多少有多少,重工业技术输出门都没有。
可是,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两个崭新的工业强权已经兴起了——也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北方)。前者是从四分五裂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国家,后者则是从南北战争的废墟中恢复过来的新兴实体。
以现在时空的天朝和米帝为例,大家就可以明白了——老牌强权么,大抵有许多臭架子和臭讲究,毒菜政权,不卖;绿教极端分子,不卖;盐论不籽油,不卖,乃至于不尊重知识产权,不卖——即使卖了,也是有许多限制,不让你摸透,不许你学习,怕的就是你威胁到他的地位。
相比之下,新兴强权却方便得多——人家还要增强实力,爱的是小钱钱,只要有了小钱钱,一切好说,管你是中东雄狮傻大本(天之声:是“木”!!),还是沙隆巴斯狗大户——只要有小钱钱,就算你想买“硬又黑”的“党费”都能卖给你。至于你们买去干什么,全然与我兔无关,两伊战争期间吃了原告吃被告,自然也不算什么···
(备注:本位面20世纪80年代,天朝曾经向沙特出口了一批东风-3中程弹道导弹)
本来,这个位面的明朝,相对于后世的天朝,发展条件实在是要好出太多了,可惜的是,本位面的宁怡皇帝和胭党,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实行改革政策,是必然会遇到阻力的。这个时候,改革派要想不被强大的保守势力反扑,就必须让自己武装起来。可是本位面,明朝的大部分军事投入都集中在了海军——更准确地说,是南洋舰队上,而剩下的又要分出相当一部分来给关宁。于是乎,面对控制了南洋舰队并得到了法国人支持的福王,宁怡皇帝和胭党手中居然没有多少可用之兵——别忘了关宁军必须拿来守御关外,是不能调回关内的。
于是乎,尽管胭党手中有着朱芝夏公主这样的强力神女,但是面对叛军依旧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福王同样得到了法国人援助的将风甲(即导力魔装战甲)部队。就这样,叛军一路北进,最终攻克了北京城。宁怡皇帝以身殉国,而朱芝夏则带着大明富强最后的希望,从天津卫逃离···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为关宁军目前的工业体系获取足够的运营资金了——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虽然凭借着辽河平原这一重要的粮食产区,关宁军无论如何也不至于会饿死,但是工业所需要的可不仅仅是粮食那么简单的。
这个时候,蒋玉成开始下意识地回忆,自己手头都有哪些东西能赚钱——不过,想来想去,他也没想到自己到底有什么可以拿来赚钱的东西。
现在他手头上有的,全都是些天朝制式的武器弹药,像QBZ-95式突击步枪这样的东西,基本上只够潜艇兵和陆战队员自己使用,根本就没有出口赚钱的可能。至于仿制生产?别忘了,关宁军现在的工业基础,连李·恩菲尔德都必须要进口关键部件才能自行生产,更何况这种领先世界几十年的先进步兵武器,就算是能生产出来也要首先装备给自己的部队——就这么出口给工业能力强大的列强,也未免太败家了吧。
再比如那些军用口粮之类的···指望重工业起家的关宁军卖午餐肉罐头赚钱?至于衣物,药品之类的东西,关宁军重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钢铁和机械,造船工业都没多少,化工更是几乎可以用“聊胜于无”来形容了···综上所述,关宁军手中的这个,只能解决有无问题和部分武器生产问题的,初级的,不完整的工业体系,让蒋玉成十分头疼。
当然,他手里其实还有军火库系统,可以用战争资金来购买一些军需物资或者是技术资料。不过,目前军火库系统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原因很简单,现在蒋玉成手里只有可怜的10000G,而且他现在手头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用来赚取战争资金的手段。
根据原来他玩即时战略游戏的经验,系统初期给你的资金,很有可能是用来让你花钱来建造采矿场之类的基础经济建筑或者技能的。换句话说,在没有建立有效的经济系统之前就乱花钱,很有可能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因此,现在的军火库系统,直接就被蒋玉成无视了。
想来想去,蒋玉成也没有想到自己到底有什么能够用来赚钱的妙招。于是乎,蒋玉成干脆放弃了思考——这个时候,朱芝夏突然发话了:
“本宫刚刚想到,我可以把母后替皇家存在汇丰银行的私产取出来。”朱芝夏突然说道,“以前听母后说过,皇家仅仅存在汇丰银行的私产就有90万英镑,都取出来的话不仅可以用来贴补工厂,还可以用来采购一些机械设备,也许能让我们尽快恢复自己造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