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铁血救国军 > 第九十章 宁明建设(一)

第九十章 宁明建设(一)(2/2)

目录
好书推荐: 最实用的传家宝 鬼道枭雄 末世骚男 仙下手为强 地仙世界 秽翼 超级大独裁者 仙之武道 放逐流离 地球竞技场

就是上山做土匪,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就拿王俊永来宁明县最早歼灭的土匪赵老大来说,他的山寨内共有800多人,可其中能组队前去打劫的青壮男子只有200多人,剩余的却是这些人的父母妻子和孩子。山的周围被被赵老大开辟出来有农田,不过种出来的农作物也不够山寨里的人食用。因为地理的局限xìng,一座山再怎么开发,也不会有多少农田可以耕种。所以除了山寨的几个头领每rì里吃香喝辣,青壮年勉强吃饱,剩下的近600号人,就只能维持生命了。山寨每年都会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赵老大对此也无能为力。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即使是宁明县的以前尽是土匪也不例外。因为这样才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不会牵扯到额外人群的利益。土匪被俘虏后,这些人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没有顾虑。这不像其他地方,每个村都会有一两个地主世家的,你说分给农民土地,他们肯定会一百个不愿意,就会想法设法的抵触,甚至是武装抵触。俘虏的土匪就不会有这种情况出现,这一上来双方就用最原始最暴力的方法分出胜负,提前解决了其他地方rì后才能发生的问题。

再者说,地主阶级肯定有他们的社交关系,伤害到他们自身利益的时候,就会有人跳出来为他们说话,这些人可能是zhèng fǔ官员,也可能是军队军官,甚至是地方军阀头子。各种势力交错袭来,没有后盾特别硬实,实力强大的改革者,是不会取得成功。而土匪就体现了这个方面的好处,就是谁敢明面上站出来为土匪说话?

成功不可能被复制。任何一个人的成功,别人是模仿不出来的。

1925年的中国,电能应用的很少,整个广西只有南宁、桂林等几个大城市有大型发电站。这些发电站除了照明外,还用到电报电话等通讯设施。工业方面也用的比较多,不过都是在大城市,一个小小的县城是不会有这种东西的。

用的少不是代表着没有人懂,恰恰相反的是,当时出国留学的中国人并不比现代少,对于电能的理解,理论基础还是相当扎实的。只是苦于发电站少,通电设备少,才没有用武之地。

王俊永喜欢去宁明县城里的学校视察,这所学校在年前都开始修建,直至25年的3月份才修建完成。占地约60亩。学校选址是在县城内的西北角,处于历代的贫民区。这个区域原来根本没有这么大的一片空地,是王俊永特别下令,在县城旁边的小村庄里,修建几十套新房屋,并吩咐凡是搬到此处的都会分到自己的农田,还有按人头发口粮,每人200斤大米。

为什么要把学校建造在这里,王俊永主要是考虑到穷人上学受教育问题。县城原先有私塾,后改成小学,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了一门数学而已。小学是在县城传统意义上的富人区,这里住着有钱的商人地主官员等,因为只有他们,才会将孩子送到这里读书。穷人的孩子在兵荒马乱中连饭都吃不饱,拿什么到学校里读书?

新学校建造了四座教学楼,每座教学楼都是三层建筑,钢筋水泥一点都没有少,王俊永特别交代过李瑞生,这教学楼修的要和碉堡差不多,如果到时候敢有一丝工程质量问题,直接接受军事处罚。

学校后面又建造了两栋住宿楼,男学生的宿舍楼高四层,每层有50多个房间,而女生的宿舍楼相对较小,每层只有30个房间,并且只有3层高。这可不是重男轻女,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来制定,中国几千年的思想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总不能强制人们将女孩子送来读书,那样的话,绝对会起到反效果。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