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〇章 冬至(2/2)
中年男子连忙摇头:“够好的了,这就够好的了……”看上去,应该有五十出头的大汉,此时双眼通红。说话都有点哽咽。
钱红红紧跟其后,送上来一盘羊肉饺子:“今天冬至,吃羊肉饺子应节,不过数量有限。只能尝个鲜哦!”
父子俩点头不语,大颗的泪珠子滚滚而下,羊肉汤碗里溅起朵朵涟漪。李念青示意大家赶紧回去接着吃饭,这么盯着人家,太不礼貌。自己在旁边亲手沏了茶,放在两人手边,这才退回去。
这情况,眼没瞎的都知道是有困难了,而在座的这些人,又都是从苦rì子里熬过来的。当然能理解李念青的行为。更何况,这里还有两位“风雪温情”福利基金的股东在,又怎么可能对这样的人翻白眼。
父子俩显然都是饿怕了的,几个夹着肉的烧饼就着热腾腾的羊肉汤,三下五除二就扒拉了个干净,碟子里的几只饺子也迅速被清了仓。那个小男孩似乎是吃的太急,差点噎着,憋的红了脸直咳嗽,又怕被别人笑话鄙视,搞的很狼狈。
李念青听到咳嗽声。微微一笑:“慢慢吃,别着急,汤和饼都还有,管饱!”
男孩顺了气,惊喜道:“真的吗?”
李念青呵呵一笑:“请人吃饭。要是不管饱算怎么回事?”
男孩沉吟了片刻,鼓了鼓勇气道:“那……别人来……还有吗?”
李念青刚想说这个不用你担心。猛然间心中灵光一闪,问道:“你们还有其他人没吃饭?”
男孩点点头:“工地停了,老板一直没发钱,大家都饿了好几天了……”
又是一个很常见的老套情节,李念青的脸现在很青,半天没说话,男孩以为自己冒犯了这位好心的老板,讪讪的不知说什么才好,吭哧着憋不出话来。
大汉见状,大耳括子抽了儿子一巴掌:“少说两句能憋死你!”抬头就要向李念青道歉:“老板……”
李念青回过神来,连忙阻止他:“大叔你误会了,我是想到点别的事。你们工地上还有多少人是这种情况?”
大汉叹了口气:“人家有根脚的,都讨到了工钱回去了。我们这些人没门路,钱也讨不到,工也没得开……像我们这样的,工地上还有两个工队,一共有三十几个人。”
“工地在哪?”
“就在西边汇仙桥旁边,离这不到十里……”
十里?李念青脑子轰一声,他知道汇仙桥那地方,距离水木大学十里左右,如果开车也就几分钟,这一路上也并不荒凉。而这父子俩能一路走到这里来才吃到东西,期间的苦楚就可想而知了。这一路上没餐饮吗?不!有,而且还有很多,可为什么他们会一直走到温情小吃?
火锅旁边的围坐的众人早已没了声音,几位女生都红了眼,甚至有人低低的发出了抽泣声。
修行之人,要心静!李念青反复对自己说了好几遍,好不容易才平复了心中的滔天怒火,换上很平静的语气问道:“你们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
两人一齐点头。男孩道:“公交绕的太远……”
什么绕的太远!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应该是想就近找餐饮去吃东西,结果一路碰壁,就只能这么一路问过来。只不过,这时候说这些太伤感,还是按下别提了。
还有三十几个人和他们一样,没东西吃!就在这京城之中,天子脚下!李念青有点无力,扭头看了一眼林风。
林风连忙开口:“你们先吃饭,一会我送你们回去,顺便给大家把吃的带过去,就不要让大家跑了,这么冷的天,太辛苦了……”
刷!火锅旁边的胡绛雪、宋晓岚、苏娟、萧玉珍、钱红红、马倩如连带两名正式雇员,一齐起身,走进了厨房。片刻之后,隐隐传来“照五十份下料……”一类的声音。
李念青右手在自己腿上轻轻拍着,思绪已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林风在旁边陪着父子俩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得知这父子俩父亲叫袁大江,儿子叫袁小鱼,都是宁夏人,袁大江今年四十四,而袁小鱼才十六岁。父子俩都是跟着自己家乡的包工头进京来务工的,从今年开过年一直做到一星期前工地停工。
没讨到工钱的事相当俗套,不过就是这些民工们xìng子憨直,得罪了惹不起的小人,然后就被人处处针对,结果搞到最后工钱被扣压,如今三十七八号都只能守在工地上,食不果腹的等候那些大人物开恩放一条活路。
聊了不到半个钟头,胡绛雪在厨房门口敲了敲铃铛,那是提醒服务员菜已出锅的暗号。
李念青脸sè很平静:“走吧,一起去看看!”(未完待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