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统计(2/2)
这些深入内陆的殖民点自身往往连初级的生产能力都不具备,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的荒野求生,几乎所有的工具、武器都来自于有限的补给。
但到了丛林中则完全是另一个状态,单独或小规模行动的土著要比数个大型土著部落的联军更难对付。
而补给的队伍往往要几个月才来一次,同样的问题在本土可能不算问题,在沿海定居点只是些小麻烦,而在这些前线殖民点却是要命的事情。
克拉科夫城内有51名警务人员和249名政府官员殉职,奥地利帝国对其追授了荣誉奖章,并且按照国内同级的标准发放了抚恤金。
此役奥地利帝国远征军伤亡173人,击毙境外分离主义势力4788人,俘虏25674人。
而且那些生活在丛林中土著通常拒绝交流,殖民者也与他们无法沟通,土著们只是将拓荒者当成一种危险的食物而已。
当然所谓的公审是不能公之于众的,所以那些事情只能民众们自发做的,奥地利的军队阻止不及,仅此而已。
在此时非洲内陆的拓荒生活就是这样,同样是种田、打猎、揍土著,但是危险程度却高了不止十倍。
好在弗兰茨提前通过公开审判解决了一些麻烦,否则那些人可能根本就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不过按照这个时代的习惯除了三人罪大恶极,由斐迪南一世亲自签署命令施以绞刑以外,其余人均判处苦役和流放之刑。
土著在沿海地区算不上什么威胁,殖民者的人数几乎超过一百人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双方的交换比通常是在1:10以上,殖民者几乎战无不胜。
这些深入内陆的殖民点可谓皆是龙潭虎穴,每年10%以上的死亡率是常态,甚至还有被洪水、瘟疫、地震、土著一波带走的。
同样流放可以去巴黎、维也纳、伦敦这种国际大都市,也可以是威尼斯的海滩、阿尔卑斯的雪山这种度假胜地,更可以是刚果的热带雨林、达尔马提亚的无人区、纳米比亚的大沙漠这种生命禁区。
奥地利帝国高层经过讨论决定不收回克拉科夫自由市的地位,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公然违背德意志关税同盟的规章制度还是不太好。
当然弗兰茨从不会不给人希望,这些人同样只要服役满十年就可以结束流放生涯,有重大立功表现可以减刑,甚至可以当官发财,同时他们吃穿用度一切费都会算作新的刑期。
至于像沿海地区那样犁庭扫穴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丛林地形复杂,沼泽、泥潭、地缝中间再带点原始的陷阱,它们都随时可能吞噬人命,想要进行持续性地追击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这些地区还是疾病和细菌的乐园,即便是用火烧毁了定居点附近植被,很快也会有新的孢子随风而来。
弗兰茨觉得那些波兰复国者在这种地方,八成应该没心思搞叛乱,而且他们只要想活下去就得依靠奥地利的补给队,想要回到欧洲更是需要奥地利的船。
虽说之前弗兰茨已经动用各种手段处理了一大批,但农奴们毕竟不是专业的屠夫。
实际上留下了一大批遗毒,根据传统奥地利政府是不能拿他们怎么样的,毕竟大家都是贵族。
虽说波兰贵族有自己的圈子通常不会和奥地利原本的贵族圈子掺和到一块,但难免有几个特例。
月末了求月票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