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六灵公主(2/2)
佛教,此时在老州还不算盛行。但同乐信佛。并修建了庙宇后,张锐可以想象佛教会迅速地在全国范围内传播、盛行起来。
他在心里感慨,一些事物,即使是在不同地世界里,也有它的发展规律。佛教的衍生就是如此。人需要在心灵有所寄托,就需要信仰。
佛教比道教更提倡仁爱,并宣扬往生,因此注定会吸引更多的人信它。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原地区佛教将蓬勃发展。
他独自想着心事,同乐和六灵还在继续聊天。同乐问六灵:“你说,在大光明寺地主殿匾额,应该提什么字?”
六灵侧头想了想,回答道:“可取圣寿殿。”
同乐若有所思,喃喃念道:“圣寿?圣寿!”
六灵以为他没听明白,又说道:“是取圣寿无疆之意。保佑陛下,保佑大汉朝圣寿无疆。”
她无意中,说中了同乐日思夜想之事。同乐不由得龙心大悦,提起桌案地毛笔,就写一遍圣寿无疆四个字。只是这些年他疏于练字,加之身体虚弱,写字时手腕抖得厉害,写出来的这几个字,十分难看。
他懊恼地把纸和笔丢在一边,又问六灵:“听说你母亲琴棋画样样精通,你可有学得?”
六灵回答道:“民女都略学了一二。”
“那你就写个圣寿无疆地字幅。”
“遵旨。”
杜衡取来纸笔,铺在六灵前面地地,又给她研好墨,请六灵动笔写。六灵手握着笔,半天没有动手。
同乐很奇怪,开玩笑道:“你是怕写不好?不要紧,朕只是看看你写字,并非真要你写的字做匾额。”
六灵跪倒磕头道:“民女不是怕写不好这几个字,而是因为这几个字不能在地写。它代表的含义,是祈愿陛下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民女怎敢随意在地写?”
同乐微微点头,又让杜衡搬来几案,还拿来了踏脚地凳子。六灵站在凳,在几案一挥而就。
同乐亲自走下来观看,只见六灵所的“圣寿无疆”四个字笔画工整,苍劲有力,已得刘体法之大成。丝毫看不出居然出自年幼的小姑娘之手。同乐当下已决定就用六灵所写的这四个字,作为大光明寺主殿的匾额。
到此时,同乐已是非常喜爱六灵了,如果不是世平跟六灵还差着一辈,他已经决定要立六灵为太子妃。他暗思,她不能当朕儿媳,当朕孙女也不错。
同乐将张锐拉到一边,悄声说:“朕非常喜爱你的这个女儿,你把她让给朕做孙女可好?”
张锐大惊失色,结结巴巴说:“这……这怎么能行。臣女……臣女虽有些小聪明,但她自幼顽皮。臣恐她不知礼数,进宫后尽给陛下添麻烦。”
同乐坚持道:“朕不怕她顽皮,就喜爱她的天真活泼。在宫中,谁敢找她的麻烦?”
张锐心想,既然找不到推脱的理由,六灵认皇帝做爷爷也是不错的一件事情,反正她也是同乐地外孙女。
张锐勉强同意,只是说:“臣多谢圣恩。只是臣女尚且年幼,臣怕她会不舍得母亲,不愿意进宫来。”
同乐道:“这个你尽管放心,朕自有主张。”说罢,走回六灵的跟前,问她:“你的小名叫六灵?”
“是啊。没想到陛下也知道民女地小名。”六灵乐呵呵地回答。
同乐直截了当地问她:“朕非常喜爱你,想收你为孙,你可愿意?”
六灵的一张笑脸,顷刻间凝固了。转而换一副惊恐的表情,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她转头去看父亲,希望父亲能出言劝阻,但见父亲也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知道父亲也没有办法。
她泪眼朦胧地对同乐说:“民女能得陛下赏识,自然十分愿意。只是……只是如果从此后不能见父母,民女……”
同乐弯下腰,为她擦了擦泪,说道:“朕知道你不舍父母,朕也不会这么断然无情,让你与父母断绝关系。以后每年,你只要有一半时间在宫中陪朕就可,其他时间,你可以回安江,住在你父母家。”
张锐、六灵闻言皆大喜过望。六灵立刻跪下磕头:“孙女拜见爷爷。”
同乐见她答应,也十分高兴。立刻下旨,册封她为六灵公主。由于是正式的过继,六灵地名字将进入皇家宗府,所以六灵地名字将改成刘优璇。同乐又将她记在已过世的伯安太子名下,让她成了伯安太子地女
张锐心想,虽然以伯安太子的年纪不足以有六灵这么大的女儿,但同乐在亲生儿女中,最招同乐喜爱的就是伯安太子。因此,同乐将六灵记在伯安太子名下,对六灵当然也会爱屋及乌。
像是证实张锐所想似的,同乐又命杜衡在荆州内挑选一县做为六灵公主的封地。并对六灵说,这是爷爷给孙女的见面礼。
张锐暗自咂舌,想起当年奶奶嫁给爷爷时,先帝也是册封了奶奶荆州内的一县,说是当她老人家的脂粉零用钱。荆州是国内最富庶的地区之一,用一县之地当见面礼、当脂粉零用钱,也只有皇帝能给出这样的礼物。
他暗想,六灵虽然改了姓,每年有一半时间不能在家中,但她从此有了公主的尊贵身份,对其终身来说也是一桩好事,想必小意也不会太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