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隋支柱张须陀(2/2)
大门处现出了一个令他熟悉的身影。
宇文成都的喉咙有些干涩。
来人身形虽然略瘦,却修长挺拔,脸庞削瘦,鼻梁高挺,唇上蓄胡,头发乌黑发亮,一对眼睛炯炯有神,一身普通长袍着身,整个人犹如壮年的豹子,充满精力。
这个看上去只有四十岁,充满精力的男子,只有宇文成都知道他其实已经接近六十岁了。
腰间挂着的普通长剑随着来人步伐而摇摆轻颤,宇文成都亦是知道,这柄看似普通的长剑却是令多少人闻风丧胆。这柄剑和来人的长矛一样,是来人的独特技艺,矛剑双绝,能将矛剑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整个大隋只有此君。
宇文成都郑重的上前,向来人深深的长揖,恭敬道:“弟子宇文成都拜见老师。”正是张须陀。
大隋戎马一生的老将,死的死,亡的亡,剩下杨林与渔具罗,一个年约九十垂垂老矣,虽然饭量不错,却已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另一个在十年前因旧伤反复发作,告老隐居,以独轮车代步,已没有了昔日天下第一勇士的雄姿。
现在大隋,以张须陀和杨义臣这两个后起名将支撑着。
张须陀大步踏来,口中发出爽朗的笑声,一把将宇文成都托起:“咱们师徒俩可不需要如此矫情。前几天你的武阳郡还被瓦岗寨这些跳梁小丑给阴沟里翻船了一把,怎么现在想起到我这穷乡僻壤来了,不会是来谢谢我的吧。”
宇文成都直起腰板,目光沉凝,道:“老师,这次弟子前来,是有要事。”语气沉重。
张须陀听出语气,不再打趣,目光一闪,看到了旁边的神态沉静,气质雅然的楚穆,迟疑道:“这位是?”此人一看就知不凡,尤其背后背着一把古琴,更显得独特之处。
宇文成都在旁引荐道:“这位是春秋时期楚隆后人楚穆先生,是弟子的首席谋士。由二叔亲自推荐。”语气透出尊敬的意味。
楚穆连忙与张须陀见礼。张须陀还礼后,一对眼上下打量楚穆,欣然道:“成都由先生出谋划策,如虎添翼。各位都远道来,赶快随我进府喝口热茶,歇歇脚。”说完一左一右拉住宇文成都与楚穆的手腕,就往里走去。张须陀久居官场,老辣成精,这番举动已经给楚穆足够的尊敬与热情。此人能被宇文成都这种孤傲的人尊敬,又由宇文士及推荐,必有过人之处。楚隆的名声他还是听过的,据说当时以易经名闻天下,算无遗漏。这楚穆是楚隆后人,易经的造诣,肯定不差。
当下众人往府内而去。二十名亲卫被仆人引下。
那些宇文三千精锐在统领宇文豪健的率领下,已经来到了府邸前,强行的在周围站起岗警戒,不给外人靠近。巨大的宇文纛旗竖起,标志这府邸迎来了今天的特殊时刻。这个宇文豪健是宇文阀有名的猛将之一,以生撕熊罴闻名雁门关。
张须陀与宇文成都等人穿过大堂,往后院书房而去。宇文成都声音响起道:“老师这些日子,过得如何?”张须陀眼中寒芒一闪而逝,闷哼一声压低声音道:“还是老样子,裴家几个兔崽子天天给我找麻烦。若不是为了张家,我早就卷铺盖不干了。”
宇文成都冷哼一声:“裴阀,早晚有一天将他们连根拔起。”
张须陀苦笑一下,道:“想要对付裴阀有些困难,如果陛下英明到有几分希望,不过现在陛下越来越昏庸了,想对付裴阀,难上加难。”眉头忽然一皱:“我说你们宇文阀是怎么回事,一天到晚怂恿陛下下江南,做些劳民伤财破事。”
这一次换得宇文成都苦笑:“门阀争斗都是这个样子,不怂恿陛下下江南,我宇文阀又怎能牟取利益,老师还是止住这番话吧。”
张须陀长叹一声:“好吧,你说的我也明白,我这些年一直不动瓦岗寨,也是为了自己的家族。一旦瓦岗军没灭,张家就走到头了。”
几人通过竹林小径,步入书房。
张须陀面色沉凝,道:“成都,你这次是所谓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