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百年筹谋青史留(1/2)
第22章:百年筹谋青史留
其实,这是一句实话。只不过,身当此际,谁会相信?群臣默然,腰身佝偻,仗义执言的臣子咬紧牙关,把头深深的伏低下去。
这间富丽堂皇的大殿,集中着天下最顶尖的人,事、地位、权势……殿中诸臣,有哪一个不是位高权重,一呼百诺?可即使此刻宝座虚悬,仍是人人自危,战战兢兢。毕竟谁也不能真正做到视死如归……
凌望南说完了那句话,站在殿中,等了半晌,等不到任何的回应,于是轻咳了一声,温颜道:“父皇心思,神妙莫测,凌望南也不敢枉言。实则当日凌望南离京,国玺亦随之离开,直至今日。方重归玉案……此时,恰逢诸事齐集,凌望南身份尴尬,心中也甚惶恐。眼下,嗯……丞相以为该当如何?”
被点到名字的丞相哆嗦了一下,汗湿重衣。他是元老重臣,能在喜怒无常的凌裕手下做稳丞相之位,自然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只是此时早已经子孙满堂,家大业大,眷顾越多就越发没了锐气,只剩下一身的圆滑。他缓缓的抬头,看了看凌望南一眼,终于下了决心,上前一步,跪拜下去:“国不可一日无君,大皇子雄才伟略,正是我东凌之福,老臣全心拥戴大皇子即位!”
凌望南伸手相扶,微微颔首,以示谢意,一边环顾群臣,道:“今日我既逢其会,势不能置身事外……但要说当真身登大宝,却是言之过早……诸位大人,不如明日一早,仍请诸位拨冗前来,细细商议此事?”
凌望南的话。说的极客气,并不是命令,却是无可反驳,见多识广的满朝文武面面相觑,第一次觉得,连礼都不知要怎么施,更加不知道要怎么开口。
公子泽仍是站在角门边,已经站了很久很久,可似乎从来没有人注意到他,即使他刚刚叫出那句石破天惊的话,仍是没有人向这儿多看一眼。他正定定的看着殿中,若有所思。
凌望南就在那儿,虽温文尔雅,却如砥柱中流。他身上的锦袍虽然精致,却远不及诸人的朝服富丽堂皇,举手投足间,却似乎睥睨天下。凌安邦倒在脚下,他并不表露悲戚;皇位就在身后,他并不显出急切;虽有反对之声,亦不怒,纵有支持之人。亦不喜……虽处身众人目光聚集之地,却仍是不变的从容……优雅……
这般的从容优雅并不难做到,可终究还是有什么地方不同,有什么东西,是专属于凌望南的。他宁定如山,浩瀚如海……也许这才是万乘之尊的气度?也许每个人这一生,所站的位置都不同,恰如云在空,鱼在水……
群臣唯唯,退了下去,诺大的宫殿,忽然便满是静寂。凌望南回过头,看了公子泽一眼,微微一笑,向他招招手,公子泽倒是微愕,缓缓的走过来。凌望南把过他臂,退后几步,已经走到龙椅边,看着群臣几乎有些踉跄的背影,极浅极浅的笑道:“看着他们,什么感觉?”
公子泽道:“……乌合之众。”
凌望南不出声的笑笑:“这些人,文,饱读诗书,武,登峰造极,这句评论也忒刻薄了,可为何……”他略略压低声音,轻叹道:“我竟也是这样的感觉?离权势地位太近。总难免患得患失,就算那些挺身而出的人,究竟是为了什么,也让人不愿去深思。”
公子泽看他一眼,微微勾起唇角,“怎么,已经箭在弦上,却想要激流勇退?”
凌望南摇头,不答他话,轻续道:“只不过,所谓君正才会臣直,在凌裕的朝堂中,我也不曾奢望当真会有持身正直,为国为民的臣子。”
公子泽冷笑的道:“有心为一个死人叹气,还不如想想现在要怎么办。”
凌望南顿住,微晒道:“是,你总是最着急的……那我们先回去罢。”
公子泽愣了一下:“回去?在这种时候离宫?”
凌望南向他点点头,双眸竟是碧空如洗,微带着一丝宁定的浅笑。公子泽一怔之下,迅速回身,方才还乱成一团的大殿,此时却是井然有序,身后凌安邦的尸身。也不知什么时候被人移走了。
公子泽平日最是细致微察,此时居然毫无所觉……凌望南并未向任何人发号施令,可显然,有某种力量,指挥着众宫人,各安其位,虽经大变仍纹丝不乱。凌望南布的局,果然更为天衣无缝。
公子泽轻轻吸了口气,回过头来,勾了唇,却没有笑意:“好!你很好。那我们走罢。”
凌望南点头。两人便把臂联袂而出,所过处畅通无阻。凌望南淡淡笑道:“不论此时这皇宫中如何动荡,我仍是会赶回去。这一日,在你在我,不过是一场游戏,但在整个京城,甚至整个天下,都是一场翻天覆地的风波。所以,我必须回到我的女人身边,让她看到我安然无恙。”
公子泽哼了一声,并不回答,凌望南笑道:“你不信是不是?天下可以轻取,可是人心不可辜负,我想要这天下,也不过是想给自己一个随时可以任性的权利。”
公子泽挑眉道:“怎么?你是在向我宣示所有权么?”
凌望南一笑,直直的看了过来:“正是。”公子泽抿紧了唇,并不回答,有人牵过马来,两人便跨了上去,放马直驰出宫门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