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娱乐梦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琼瑶也来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 琼瑶也来了(1/2)

目录
好书推荐: 医师 箭神飞羽 网游之从头再来 抹神碎空 火影之黑手 我就是吸血鬼 金属系超能武士 哀三界 马洛科的战斗笔记 女神合体

第一百二十四章琼瑶也来了

“这样,我带大家先到起点传媒里面参观一下,也希望这位前辈给我们起点传媒一些建议和意见!”虽然时间并没有过去多久,但是总让客人在家门口也不是事儿,所以李然提议让应邀前来的人进起点传媒,到各个地方看一下。

这也让有一点尴尬的倪匡暗自松了一口气,金庸也只是开玩笑一样地挤兑倪匡,并没有真正要继续揭倪匡的老底,再怎么下去,倪匡的脸都快挂不住了。[..]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是我们起点传媒下属的印刷厂,最开始的时候,这里是只有十几台的印刷机器设备的小厂子,进过几次的扩建,合并了隔壁的厂子之后,连成一体,才有了现在这样的规模!”由于赵勇还在那家饭店接待陆陆续续到达的客人,刘定杰和黄玉郎又是今年下半年才加入起点传媒,所以李然只好勉为其难的充当导游和解说员。

“这个印刷厂的规模已经不小了,几乎不亚于我们x省的《明报》下属的印刷厂了!小李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却几乎抵得上我们十几年的努力了,怪不得琼瑶说李然是一个全才。只有亲自接触了小李我才真正感受到这一点。”金庸在听完李然的解说感叹道。

x省的《明报》的发行量也大概是在二三十万左右,而《壹周刊》的t省和x省两地加起来的发行量也超过了二十万。所以,就比印刷机器设备来讲,起点传媒还真不会比x省的《明报》少多少,这还不包括起点传媒旗下的玉郎国际下属的印刷机器设备。但是,李然清楚的知道,《壹周刊》无论是在发行量和影响力上都输给了《明报》,这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赶超的了的。如果再给李然几年的时间,李然有自信让《壹周刊》全方面超过《明报》。最重要的是,起点传媒和《壹周刊》能够度过眼下的这道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大的难关。

“这台印刷机器设备为什么被单独放在了这里?”发问的是黄玉郎,他虽然是起点传媒的第二大股东,但和在场的其他人一样还是第一次走进起点传媒的里面。

“这是印刷我第一本武侠小说《寻秦记》的印刷机器设备,这里面的其他机器设备都是今年下半年新更换的,老式的印刷机器设备都已经处理掉了。留下这台是为了以后放到我们起点传媒的博物馆里面去!”李然解释道。

“起点传媒的博物馆?”黄玉郎不解地问,旁边的人也都很有兴趣地在听着李然和黄玉郎之间对话。

“是这样的,我计划将来把我们起点传媒发展历史过程之中一些比较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东西,专门建立一个博物馆来保藏,作为我们起点传媒的企业文化代表存在。”这些话李然之前已经和赵勇还有刘定杰说过,他们也虽然不太理解建造起点传媒博物馆和起点传媒的企业文化有着什么样的联系,但是他们一向认为李然说的就是对的,在加上的确可行,他们也没有表示反对,反正这个李然计划当中的起点传媒博物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建造。

限于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很少或有人去注重什么企业文化,因为这个最开始也是欧美国家的企业最先提出的。

看他们困惑的表情,李然也没有了继续解释下去的心情,于是把他们带到了《壹周刊》的编辑部。

“你们就是在这里编辑出了我们后来所看到的《壹周刊》?”黄玉郎表现得像是一个好奇宝宝,一路上向李然问这问那的。因为在此之前,黄玉郎对起点传媒的了解只是听过李然只文片字的描述,现在有机会了解他所加入的起点传媒详细的一切,黄玉郎自然地就会逢事多问了。

“当然,你以为我们还会在那里?”李然反问道。

说实话,整个起点传媒真正占地方的却是印刷厂,而办公室则还是沿袭了还是东方印刷厂的时候办公室,只不过就是粉刷的比以前明亮了一点,空间上还是有些狭小。这个李然和赵勇、刘定杰商量的结果是在《壹周刊》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1974年的6、7月份,将推到除了印刷厂之外的所有建筑,然后再重建。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起点传媒完成扩张之后已经没有钱了。

整个起点传媒不大不小,也就是这么一点地方,随便转一转就转完了。

丢下这些人在办公室,李然又走到了起点传媒大门口,又有几辆车在起点传媒的大门口下来了。

李然看到赵勇从车里出来,走到他面前问道:“还有人在饭店那边吗?”

“没有了,我数了一下,基本上人都到齐了!没来的也有的寄来的回信!至于其他的普通作家和报纸的人,按照你的安排,我们没有派人接待,估计他们还要再迟一点才能到!”赵勇回答道,顺手递过了几封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