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找人商量对策(1/2)
第一百一十七章找人商量对策
在窗外阳光的照射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光线的作用,赵勇的头发都已经有些发白了。赵勇确实为起点传媒操了不少的心,因为李然的懒散,也担当了整个起点传媒的日常经营管理。对赵勇而言,能够见证并且亲历起点传媒的成长壮大是他感到最快乐的事情。[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赵勇经常在和王达平喝酒的时候说过,王达平做的最够哥们的一件事情就是把李然带到了那时候还是一个小厂子的东方印刷厂,然后这样一个不要说是全t省,就说是在高雄也是毫不起眼的小厂子变成了今天起点传媒的规模。
对于这个公司上的工作伙伴,生活中像是父子又像是好朋友的赵勇,还有他为李然和起点传媒做的一切,李然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当然,男人之间是不会面对面的说谢谢的,而是通常把感谢藏在心里面。不是说不好意思或者难为情,男人和女人不同,他们是一种不太善于表达感情的雄性动物,也许他们对于异性不会这样。男人把感谢藏在心里面是为了更好的记住,或许在真的感谢的时候,只是在对方的胸前不重不轻地锤上一拳,然后笑着说我请你喝酒。
“赵叔叔,不用找了,我来了!”李然直接走了进去。
“李然,你来的正好,省得赵叔叔去找你,刚说到你呢,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你可真禁不起念叨,我们还以为你有像乌龟一样缩在房间里面呢!”刘定杰打趣李然道。
这种聚在一起开完笑的习惯还是李然传染给赵勇和刘定杰的。
刘定杰刚刚加入起点传媒的时候,他在李然面前还好,但是对上赵勇就有点放不开的感觉。毕竟,论起来,刘定杰和李然同是年轻人,有着更多的话题,但是赵勇就不一样,按照辈分来讲,刘定杰也跟着李然赵勇叫赵叔叔。几次接触之后,李然发现了这个问题,考虑到以后赵勇和刘定杰两个人几乎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为了消除刘定杰的拘谨,李然就有意识地在三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说上一些后世听过的笑话段子,再加上赵勇也不是那种喜欢整天端着长辈的架子面对小辈的人。这样一来二去,刘定杰也和赵勇无话不谈了。在之后的工作上,刘定杰和赵勇两个人配合和非常之好,《壹周刊》之前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发行量,和赵勇、刘定杰两个人精诚合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倒是想,可是有人逼得我不得不出来。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你在前面创造,后面就有一大群跟在你屁股后面的人对你指指点点。再呆在房间里面,我的名声就该臭大街了!”
李然一脸无奈的样子回答道。
“精辟的论点,同感!”刘定杰点头说道。作为《壹周刊》的总编辑,最近两周的《壹周刊》的发行量大减,给刘定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扰,但就是苦于还没有想到办法怎么去补救。
“小李,你想出什么主意了吗?”在拿大的主意上,赵勇和刘定杰已经习惯了让李然来进行最后的拍板。因为经过多次事实的证明,李然做出的决定是有效的。
“我想,我们应该开始有所行动了,现在我们虽然处在很被动的一面,但是他们没有确确实实的证据证明说我的四部小说是抄袭或者请人代笔的,我们就有机会扳回现在的不利于我们的局面!”李然肯定地说道,这个时候就需要李然带头振作赵勇和刘定杰的信心。光靠赵勇和刘定杰两个人说相信李然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说得再好在动人也不会有人相信。
“你终于肯出面了,我早就跟你说过尽早地向外界澄清此事,你却总是推脱说时机还不到,说是还要在等等!”赵勇一听李然的话,愁眉一顿时一展,他甚至在心里有一点后悔没有再继续劝李然早点证明自己。
赵勇不是一个有心计和城府的人,曾经当过兵的他在部队里养成的习惯就是有什么说什么,直来直去的一根筋,从这里就看得出来为什么赵勇几十年来只能守着一个小的东方印刷厂了,论起经商的头脑,赵勇在这一方面还真是欠缺。但是在没有人才的情况下,起点传媒还是得让赵勇继续管理下去,赵勇就是那种进取不足,守成有余的人,所以,让赵勇管理起点传媒绝对一般不会出什么差错。更何况,还有李然在背后掌控起点传媒的大局。
有的时候李然都在想是不是老天对他从2012年的中国s省穿越到1972年的t省高雄的补偿,让李然不但遇到了王达平一家父子,还有了赵勇和刘定杰这两个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好伙伴。
这半年以来,李然、赵勇和刘定杰三个人慢慢地有向铁三角的关系上面发展。虽然李然总是看起来那么不起眼,但是在这个铁三角里面,重心还是偏向李然那一角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