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对话产生的误解(2/2)
理想之所以为理想,正因为它不可磨灭。即使有再多的磨难和挫折,它都能够一次又一次抬头,提醒着理想者,奋斗。
“看样子我们的想法并不一致。”赵静章明白,易之既然能用一句话让自己动摇,那么自己也就不能轻易动摇对方,所以他只是这样说。
易之轻轻勾起嘴角,“姑且,求同存异吧。”
这一句话又让赵静章愣了愣,求同存异?将这个词在口中咀嚼一番,越发感觉这个词的精妙。易之本身也不算是激进派的人,事实上,从他现在表现出来的这一切,他根本就是个中间派,如此,说出这个词倒也算是合适。赵静章点点头,算是赞同了易之的话。
两个人的对话中,沉默思索的时间实际远超说话的时间,饶是如此,在教室中的学生们也没有几个能够真正理解易之和赵静章交换的信息,他们只是从表面上的一切觉得这番对话中,作为激进派的易之对赵静章摆出咄咄逼人的态度,而后赵静章却颇有气度地避让了。外人听着,会觉得这件事上赵静章彰显了传统文人的风度,可这里是大学,在教室里面坐着的人,不管智商多高,却都是热血青年。见证了这样一幕的他们,即使口头上说着易之做得太过分,却忍不住还是会想要像易之这样,狂傲地和一位大师针锋相对而不落下风。
无形之间,因为误会,易之竟然让不少学生的立场开始向着激进派转移了。即使这些人立场转变的根本原因只是为了浅薄的虚荣。
不过现在,在聪明人眼中,易之的立场已经很明显了。他就是个孤立派,不靠激进派也不靠保守派,有着自己的想法,而且根深蒂固。
可惜虽然易之说要求同存异,事实却可能不会这么和谐。就是易之都不怎么相信自己的话,在他连续刊发了这么多触及两派敏感神经的诗词的现在,想要让一切平息可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更大的风波就要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科普:求同存异这个成语,出处就是万隆会议,周总理你们懂。但是这个词真经典啊真经典。
对付*大抽的方法:将www随便改成什么乱七八糟的字母,比如aaa呀之类的,就可以看见了,如果还不行……不然试试手机*?
给本书写书评就送好吃的,没有字数要求的哦~来玩吧来玩吧,玩不起来的话我就只有自己吃掉了囧【点这里进入书评赛】
今天又丢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在博客,想要了解更多创作细节之类的话,可以进入博客看看,玩上瘾的我……被博客说,短时间发表太多博文然后不让我发了qaq墨荆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