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顾帅顾斯(2/2)
在园林的一角,是一座阁楼。朱怀仁和阁楼门口的卫兵敬礼之后,就带着易之走进阁楼。
二楼厅堂中,整块黄梨木打造的桌子之后,穿着深灰色军服的男人,在阁楼上观察的卫兵告诉他两人到来之前,就已经整装完毕,收起了原本等待处理的文件,等着今天的客人到自己的面前来。
不多时,最近在文化圈子掀起了不小的风波的人,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男人仔细地打量对方。这个叫做易之的青年,五官身材和照片上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看起来清朗干净,让人喜欢。然而,照片远不能拍摄出这个人身上复杂的气质。
易之,和他曾经见过的绝大部分人都不一样。当然,他和那些军人之间自然是有些南辕北辙的。然而即使是对比他曾经见过的文人,易之身上还是显露出不同的地方。
更加……包容的气质?并不是温润也不是柔和,仅仅是包容。这个人似乎见惯了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因此对什么都有一定的接受度,故而显得包容。如果不是非常敏感的人,恐怕很难发现他身上的这种感觉。然而,如果不是这样的特质,这位易之也不能成为第一个提出所谓第三条路的人吧?居然在激进派和保守派中坚拉起来了一个真正的中立派,而不是和稀泥的,这种能力,也算是令人惊讶了。
男人在打量易之,易之同样也在打量对方。
军服军衔之类的,他依旧不懂。然而面前这个人,很明显是长期身居高位,故而横行霸道习惯了的,一举一动无不带着理所当然地压制感。他目光坚毅,眉头微皱,嘴角下垂,很明显习惯了摆着一张冷脸。只是,这样的面孔或许能吓到小孩,却不能吓到信息时代里什么都见过的易之。他不理会朱怀仁,径自对那陌生男人说了一句话:
“你好,我是易之。”
作者有话要说:看见有姑娘谈到周总理,忍不住想说点。
他所在的年代是我未曾经历过的,除了几张照片和不知是真是假的故事,我不知道他的其他信息。和其他曾经的领导人一样,按道理来说,我并不该对他有太深的感触。可我很敬爱他——我相信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和我一样。小学的时候有一篇课文叫做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至今记得那个开头,并且一想起来就想哭:天灰蒙蒙的……对不起我不知道看见这句话有几个人陪我一起哭了。有人会不以为然的说,这样的敬爱纯粹就是小时候的灌输洗脑教育造成的,可是,那个年纪的我们,怎么会有那么深刻的爱恨?一篇文章,不至于影响我们一生。但是小孩子从来都是敏感的,感情的真假浓淡,通过字里行间,他们能感觉到。而因为总理逝世而凝聚在每一个字眼里的沉痛,即使是当时懵懂的我们,也能感觉到。后来慢慢长大了,或许是出于自己的主见,或许是对洗脑教育的厌烦,对毛先生和很多其他人,我们都有过批判,甚至不尊重地去探寻所谓的情人,所谓的私生子,热血上头的时候还做过全盘否定他们曾经的功绩,只看见了错误的判断。然而自始至终,我敬爱总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能够发挥多久的效用呢?我想周总理的事迹能够给这个问题一个回答。再说下去就不知道要写多少字了。最后再提一件小事。在辽宁号公布之后,在论坛我看见了一个帖子,我扫了一眼帖子的标题,泪如雨下——总理,我们也有自家的航母啦!
对不起戳了好多姑娘的泪点。我只是想说,我从不以为自己的文字真的能够描述历史上那些人的伟大。他们的欢欣,他们的痛楚,他们的爱恨,后人仅仅能够凭借干涩的文字去捕捉。我一向以为文字是最能够包容表达的载体,然而情感本身,只有在那一刻,那一地产生的,才最真,无论后人如何还原,永远无法比得上。
谢谢jiaoyun的手榴弹,谢谢nan的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