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文言白话之争(2/2)
“看出什么东西了吗?”一个声音却突然在他耳畔响起,吓了易之一大跳,转头一看,却是之前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那位王爷,朱怀仁。
“您怎么在这儿?”易之露出了些许惊讶的神色。事实上他越发觉得奇怪了,怎么说这个会场是白话文研究成果的发布会场吧,一群支持文言文的学者出现也就算了,好歹都是文化圈子的,而朱怀仁这种军人式的人物又是怎么出现在这里的?
朱怀仁扫视了会场一眼,回答说:“正好没有什么事,所以出来逛逛。”
明显的谎话,逛逛就能这么精准地坐到自己身边?而且,很明显朱怀仁是不习惯说谎话的,所以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显得挺不自在。想想他背后的那位顾帅,易之也没打算深究,就当他说的是实话,笑笑了事。
此时,那位老先生已经出了自己的题目:“要说最需要简练直白的,就是电报这个东西了。我们就分别以文言文和白话文写一封电报,让大家评判如何?”
“电报的内容呢?”
“呃,定为丈夫外出打拼,妻子在家看顾老父幼子,这老父年事已高疾病交加就要驾鹤了,妻子忙着给丈夫发电报让他回来。”老先生说着,然后笑了,“我已经有了腹稿,你听好了:父病危,速归。妻。如何?”
演讲的先生听了,脸色沉了下去。他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让对方指定题目,简直就是拱手认输嘛。
旁边有人立刻就嚷嚷了起来:“这不对!哪有用这样特别的例子举例的!”
“嘿,不是你们说的白话文比文言文简练直白吗?既然这样在什么地方都应该是白话文更好用的,哪能像现在这样明显文言文更好用啊?”老先生得意得胡须都要翘了起来,得理不饶人了。
“不行,这不行,得换个题目!”会场里吵吵嚷嚷,一时间颇为热闹。
“得了,我也不欺负你们,说吧,换什么题目啊?”捻着自己的胡须,老先生就像是个老小孩似的,得意洋洋地问众人。
易之耸耸肩,这种比试他不看都知道结果了,谁出题谁占优势,文言和白话之间的很多问题,根本就不是后世人理所当然地想的那么简单。谁更容易理解,谁更简练,那还的看语境。
作者有话要说:老先生的那个电报例子是化用了的,大家都知道吧?
关于文化圈子的事迹,包括国际友人那事,是实事。学派的话川大似乎是章黄学派……具体我不是很清楚我真的只是个不努力的文科生。研讨会的事情是老师给我们聊的,说开研讨会的时候几位先生上去按照古曲唱词,发现在音乐上大家的审美果然发生了变化,后来提到的那国家就是东边所谓一衣带水想打过去分分钟的国家,手里拿着研究某位诗人的独一份的资料,恨死个人了。个人觉得出离愤怒的教授先生真的很心酸,哎,动乱百年,国家不争气啊,丢失了那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