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突然行动(1/2)
接下来的两天都没任何的动静,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西市依旧如往常一样热闹,而李逸作为新任的西市市令,依旧忙着熟悉自己应该干什么。
除了那天李幽若和尉迟茜抵达时候众人对他的后台感到震惊之外,他身上仿佛看不出任何其他什么人,和一个书生无异,甚至看上去有些弱不禁风,在加上对周围的人都是异常的客气,于是更让人觉得这位新任的市令简直就属于无害的那种。
又过了三天的晚上,长孙府。
在长孙无忌的书房内,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相对而坐,两人之间隔着一张小几,上面一口铜制香炉正冒出淡淡的青烟,整个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香气,仿佛能浸入脑髓一般,即便脑子有些昏昏沉沉,一闻之下人也陡然觉得清醒。
长孙无忌的手里正拿着一本折子,细细的看着,不多时看完之后,便合了起来,轻轻的拍拍折子,感慨道:“褚公的书画可越来越jīng进了,这折子……我可都有些舍不得递交上去。”
褚遂良可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初学虞世南,晚年取法钟繇、王羲之,融汇汉隶,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自成一家。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书家。相传虞世南死后,唐太宗叹息无人可以论书。魏征称赞说:“褚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褚遂良闻言笑道:“能得辅机如此陈赞,我可也算心满意足,不过现在你我可是商议正事,不知道辅机以为如何?”
谈到正事,长孙无忌可也就认真起来,面露思索之sè,道:“也确如褚公所言,西市地方狭小,也的确需要再次扩大,可如何扩大,又扩至多大则需要从长计议,而且也有选址,若未处理好,天子脚下,要是闹得民怨可就是你我不是了,不过这折子明rì早朝我也递交给圣上。”
如此一来长孙无忌自己倒也没什么意见,褚遂良喜道:“辅机如此一说,我可也就放心了,其实此事我还有一个打算,让太子殿下来完成此事。”
李治虽然已经被册封太子,可朝中对于他不满的人依旧在,毕竟比起那些年长的皇子他显得太不出众,如此一来也难以让朝中其他一些大臣臣服,而且在李世民的光环下,有些庸庸碌碌的李治就如蝼蚁一般不出众,当初两人力排众议,拥李治为太子,却也是顶住了很大的压力。
若李治在李世民在位期间仍不能有所作为,他rì登基之后,朝中大臣不服,唯恐生乱,这也是两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长孙无忌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感慨道:“褚公费心了,可……!”
此时,门外则传来禀告声:“主人,有密函送来,事关西市市令李逸。”
褚遂良闻言道:“要不我先回避一下?”
长孙无忌摇头道:“不用。”
接着抬头朝门外道:“送进来。”
门被打开,一个下人双手捧着一封密函低头走了进来,恭恭敬敬的奉上,待长孙无忌接下之后才退了出去,旋即把门关上。
长孙无忌取出了里面的信函,细细一看,脸上并无其他表情,心里却略微吃了一惊,接着把手里的密函递给了褚遂良,道:“褚公如何看?”
褚遂良接过信函,看了一番,惊讶道:“此子也不过上任几天而已,难道就打算来个先下手为强?他招惹的可是朝廷的工部侍郎?难道有太子撑腰,便可以如此胆大?是不是有些太狂妄了?”
唐朝等级制度森严,李逸也不过是一个市令,可得罪的却是工部的侍郎,身处官场的褚遂良可深知这点,这也就是所谓的明知故犯,在老虎头上拔毛一样,最主要的一点他才刚刚上任。
长孙无忌淡淡一笑,轻轻的一拍桌子,笑道:“胆大妄为,这话说得不错,不过最近有些官员的确有些不像话,可这些事情在他们的眼里也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既然李逸要折腾,那么就让他折腾一下好了!”
褚遂良惊讶道:“你还真打算让他如此大闹一番?”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对,而且既然太子殿下也参与了此事,不如就让他也参合进去,闹大点也才热闹点!”
说罢,朝门口喊道:“管家!”
很快,门被推开,长孙铭恭恭敬敬的走了进来,弯腰问道:“主人,有何吩咐!”
长孙无忌问道:“现在西市的市丞是什么谁?”
长孙铭立即道:“回主人的话,一个叫姜成,和秦侍郎的儿子关系密切,另外一个叫徐禀呈。此人处事倒很圆滑。”
长孙无忌点点头,道:“那好,派人去给徐禀呈带句话,就说李逸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是!”
长孙铭答应道,退出了房间。
房内再次恢复了平静,过了会,褚遂良才问道:“真要如此?”
长孙无忌笑道:“当然,明着我等是不能插手,就暗里帮一把吧。”
在长孙无忌的眼里看来,李逸的这种动作其实就和小孩子闹架一样,而且事情也不是很大,要是由他出面当然不合适,所以还得由他自己来处理,而自己等人只需要在他背后帮衬一下便可以。
另外一方面,李逸的家里。
当李逸独自回到自己的房间时,飞狐已经在哪里恭候大驾,见李逸进来立即禀告道:“李市令,属下已经调查清楚,正如大人所言,其中果然有原委。”
一天忙碌下来李逸已经很疲惫,一听到此事顿时jīng神一震,仿佛瞬间所有的疲惫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般,喜道:“很好,快给我说说!”
飞狐从怀里掏出了厚厚的一叠纸,放在了小几上,才禀告道:“哪天大人所见之人叫刘二牛,长安城西二十里牛家庄人氏,母亲身患重病,大夫告诉他需用百年老参做药引,可他家境贫寒,于是将一只玉佩典当之后换取了一贯钱,去秦记药店购买了老参,不过秦记药店给他的并非什么百年老参,是假的,所以他就去找药店理论,可是秦记药店并不认账,于是便有了大人所见的那一幕。”
他的话虽然简单,可是却让李逸弄清楚了整个事情的原委,沉吟了一下,道:“你的意思也就是说秦记药店买假药?”
飞狐点头道:“对,其中一个兄弟已经潜入过他们的药店,在他们的货仓中发现很大一部分假药材,另外我们也询问过当铺,找到了那块被典当的了玉佩。接下来如何做还请市令明示。”
李逸心里更是大喜,如此说来岂不是一切都水落石出了?也正如自己所料的那样秦记药店果然有问题,而且还是卖假药,闻言心里掂量了一番,正sè道:“明天本官就带人去查抄秦记药店,你们几个一个带着刘二牛来长安,还有帮他鉴定人参的郎中,以及那个当铺的掌柜,先监视,倒时候听我号令带人。”
安排完毕,亲自把飞狐送出了房间门口,就要离开之时,飞狐转过身来,突然道:“另外……,长孙司徒让属下转达一句话给您:徐禀呈此人可以值得相信!”
李逸突然感到了一丝意外,点头道:“我知道了!”
可飞狐却有些惊讶,道:“您就不觉得意外?”
李逸一笑,道:“其实本官求之不得!”
瞬间,飞狐倒明白了李逸话中的含义,微微点头,转身消失在了夜sè之中。
李逸目送他离开,却没直接进屋,天很冷,天空却很晴朗,一轮下玄月挂在天空,月光让整个院子显得异常的清幽,淡淡的雾气漂浮在院内。
可自己看来,就如煮沸的锅上飘出的蒸汽一样,或许明天,西市就将因为自己动作如煮沸的锅一样。
捏捏自己的拳头,一瞬间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蓄满了力量,只需要明天奋力一击。
既然如此?
“呼!”
李逸左脚一步跨出,右拳猛的轰了出去,比起原来的自己是差了很多,可是却依旧显得如此有力道,而随着这一拳轰出,自己感觉从来没有如今天一样如此下定了决心要去做一件事情。
一夜仿佛眨眼就过一般,第二天,长安的天气显得异常的晴朗,秋rì的阳光照在人身上也有种懒洋洋的感觉,沉静了一晚上的长安再次因为鼓声的响起而活跃起来。
李逸一身官服穿戴整齐,第一时间就抵达了市署,和他一样,其他人均在很短的时间陆陆续续的抵达,市署的事情繁多,却也是长安城内难得的好差事,所以没人想被辞去,而朝廷对于官员的处罚可是很严重的,要是官员早朝迟到都要被处罚。
李逸在屋内见外面人已经基本上到齐,这才出了房间,略微看看众人,喊道:“徐市丞,兄弟们可都到齐了,嗯,你好像jīng神不怎么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