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飞艇(1/2)
(求推荐,求收藏,给点希望,希望大家能支持下,您的每一张推荐票都是我写作的动力,新人不容易啊。保证每天至少更新一章,5000+字,不断更。)
西元1900年7月2rì——由德国人齐柏林设计的人类第一艘飞艇首航成功。
这是一个震动军zhèng fǔ系统的大事。
第一时间,军zhèng fǔ就意识到这种能在天空zì yóu飞翔的工具会对军事上产生多么大的变革。
于是,在7月5rì,王绍枫下令在莱阳附近成立一个飞艇工厂---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莱阳飞艇公司。
在二十年内,甚至三十年内,飞艇在空中的运输具有飞机无法比拟的价值与效果。尽管速度不快,最高也不过上百公里的时速。但是飞艇可以建造的非常大,一次能运输几吨,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物资前进。而飞机,即使四十年后美国造出来的b17也不过一次能运输不到10吨的炸弹,这就是差距。
飞艇相对于飞机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无与伦比的滞空时间。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时间是以小时为基本单位来计算的,而飞艇则是以天来计算。飞艇还可以悄无声息的在空中飞行,这一点在军事上的应用同样重要。
而且飞艇不需要什么跑道之类的,直接找一片空地即可降落,哪怕是在山顶上也一样可以把物资送到。因为在天空中飞翔的缘故,也不受各种地形的影响。
有了飞艇之后,军zhèng fǔ可以在山东轻易的把各种急需的物资运到冰港或阿拉斯加。而不需要像现在这样,浪费超过一个月的时间,动用庞大的人力去掩饰。
唯一的不便就是飞艇的造价很高,比起几十吨上百吨的河船造价要高出很多。
但是能在空中zì yóu飞行而不受任何阻挠的运输方式却极大的减轻了后勤运输的压力,尤其是在战时,在没有铁路线或者公路线的地方,飞艇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王绍枫的心中,未来对rì本的战争不光需要潜艇部队的偷袭,还要飞艇部队在空中的联络。如果在数千米的高空中,飞艇运载着无线电报机观测着海面的情况,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海面上的潜艇中。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调集附近的潜艇来个水下围攻,而不需要潜艇在茫茫大海中用潜望镜幸苦的来回搜索。
没有卫星的年代,高空飞艇加无线电报机就是一个土制的卫星。
同样,飞艇也能迷惑地方的视线,如果未来华夏共和国和rì本大战时,用上百艘飞艇装载上千吨的炸弹秘密飞行到rì本舰队的上空,哪怕没有多大的攻击效果,也会让其他国家认为国防军打垮rì本舰队的功劳是飞艇而不会怀疑到潜艇上面去,毕竟这个时候出现远洋潜艇是太过骇人的事情,至少也需要在一战时由德国事先曝光出来比较好。
直接命令调查局驻德国分部主任童天来秘密联系齐柏林,希望能购买到齐柏林飞艇的研究资料以及取得在华夏生产的专利权。甚至如果齐柏林愿意的话,可以资助对方继续研究,条件是分享所有研究成果。
对于这个很优厚的条件,齐柏林很快答应了,并签署了合作协议,但是齐柏林也没有接受调查局的邀请去山东工作。
不死心的调查局马上全世界寻找能懂得制造飞艇的科学家,在这时谢缵泰进入了调查局的眼界。
谢缵泰,华夏航空先驱。字重安,号康如,祖籍广东开平,1871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华侨家庭,jīng通英文。父名谢rì昌,在澳洲经营泰益号进出口公司;母亲郭氏,是旅居澳洲的第一个华夏妇女。
谢rì昌是当时澳大利亚华夏dú lì党领导人之一,是一个爱国华侨。谢缵泰自小受父亲的熏陶教育,有着强烈的爱国思想。12岁时,他曾对父亲许下诺言,长大时一定要回到华夏,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推反清廷,复兴华夏。
1887年,谢缵泰16岁,随母亲、两个弟弟、三个妹妹一起离开雪尼,回香港居住,并就读于香港皇仁书院。在皇仁书院念书期间,他结识了校内外一些爱国青年,其中有杨衢云、周超岳、陈芬、黄国瑜、罗文玉和刘燕宾等。
当时,他们常常在zhōng yāng大道平记船务行和华商轮船公司以及干记船务行和谢缵泰家里聚会,议论推翻满清,进行革命。于皇仁书院肄业,长于数学和手工技艺。
西方飞艇成功的消息传到香港后,引起他研究飞艇的兴趣。他从1894年开始研制,到1899年设计成“中国”号飞艇。这艘飞艇采用铝为主要材料,在气囊之下悬有艇身。艇身前后有电动机带动的螺旋桨,推动飞艇前进。设计完成后,他yù献给当时的清朝zhèng fǔ,但遭到冷遇。后将图纸和说明书寄给他的英国搭档墨克西。
19世纪末叶,世界各国正在掀起一股设计制造“飞艇热”,风靡全球。法、德、英、美等欧美国家都有许多专业人员投入设计、制造飞艇。在这股追求新科技、研制飞艇的热浪推动下,jīng通数学、工于机械的谢缵泰亦雄心勃勃地挤入这一飞艇研制的行列。
1899年chūn,谢缵泰几易设计蓝图,最后终于出sè地完成了飞艇的设计工作,jīng心绘制了飞艇详细设计蓝图,开列出生产制造飞艇所需材料,并附有飞艇构造与使用详细的说明书,亲自赴京,将它呈献给清朝zhèng fǔ,期望能批准试制。
谁料,**、昏庸、黑暗、闭关锁国的清廷,对于当时世界上这一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都一无所知,党将谢缵泰苦心钻研的成果——飞艇设计蓝图打入了“冷宫”。谢缵泰等候了多时,仍不见回音。
于是他又多次上书朝廷,陈词试制飞艇对加强华夏军事实力的重要xìng与迫切xìng,可是仍然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无疑给勇于创新,不甘落于人后的飞艇设计家、制造家谢缵泰当头泼了一瓢冷水。
正在这时,谢缵泰十分幸运地认识了英国友人墨克西。说来亦是无巧不成书。原来墨克西是位英国飞艇的研究者,他曾从事飞艇研制工作多年,但屡遭失败,始终未能制成。
当他看到这位智慧过人的华夏年轻的飞艇设计师谢缵泰所设计的新型飞艇设计蓝图,不禁大为惊叹,为此决定资助谢缵泰实现新型飞艇制造工程,使华夏飞艇飞上蓝天。两人情投意合,一见如故。
在英国友人鼎力资助下,谢缵泰采用了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以铝合金为支架,电动机作动力,以螺旋桨作推进器,终于顺利地制造出一艘硕大呈纺锤状橄榄球式极为壮观的新型飞艇,并将它命名为“中国号”飞艇。飞艇上悬挂着华夏黄龙国旗,以表达他对祖国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
“中国号”飞艇。这艘飞艇采用铝为主要材料,在气囊之下悬有艇身,由船首、船尾和轮面3个用马达发动的螺旋桨推进,体现了回旋运动的升降原理,解决了当时飞艇的航空技术问题。
他曾把飞艇设计图纸寄给荣获巴黎武器展览奖的英国著名枪炮专家马克沁,当时世界上许多报刊刊登了他的飞艇设计方案,轰动一时。
调查局查出了谢缵泰和孙文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还是没有犹豫,在调查局的思想中,科学技术必须要为军zhèng fǔ所使用。
强行绑架了谢缵泰一家老小,上到其父下到他的一家兄弟姐妹,全部被秘密送往青岛。
被绑架所带来的恐惧让谢缵泰一家老小都极为不安,但是看到对方又都是剪了辫子说中国话的人,谢缵泰很快意识到眼前这群人肯定不是满清zhèng fǔ的人。
而且对方身上那种种神秘的行为让他想到华夏可能存在着另一股革,命党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