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拍卖行的侍女(2/2)
坐上轿子后,徐河不过也只有一个感觉。
不如前世的汽车。
走的也慢,也并不是很稳当,毕竟是由轿夫抬的,前后始终是回晃的,感觉有些像船。
一路上,男人嘘寒问暖,阿谀奉承,徐河也没什么回应,对方也就识趣的闭嘴了。
拍卖行很快也就到了,这鸿运酒楼与其他商会也是有联系,有贵客,也都会有格外的招待。
不过入场的费用,还是要交的,十两银子,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也就普通人家五六年不吃不喝的收入,算是一个门槛,避免一些纯粹搅局的人会进来。
徐河也没纠结这十两银子,他交了钱,里面是一个宽阔的大厅,大厅内有一排排的作揖,甚至还有喝茶水的桌子,和点心,也会有侍女端茶送水,侍奉这些人,可谓服务一流。
而坐在位子上的,也都是穿着华贵之人,听鸿运茶楼的管事说,这里面,有很多也都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有从商的大富商贾,也有士绅大夫家的子弟,有些也会是那些士绅本人。
但也有些,不便展示身份,就会穿着一身看不出来处的普通黑衣或白衣,或遮脸或蒙面。
不像徐河前世大型拍卖会都是雇人替自己去的,这里的人,都是自己来买,认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拍卖的东西的价值很难说得准,效果也说不准,更有因人而异的东西,拍卖行也要求是本人,禁止代拍,拍卖就是确认,避免事后扯皮。
徐河也被请入一座,同时也有侍女送上茶水点心,徐河也就坐在那里喝茶,静静等待。
鸿运酒楼的管事说是在外面静候,但却骗不过徐河,其实这人,也就在后面看着他。
在京城里做买卖,除非是竞争对手,不然彼此之间总会有一些交情在,彼此说一声,想进来自然进来了。
而那些士绅,估计也是面入场费的,也就是徐河这样的新面孔,需要交钱。
不过,徐河也不是一个人坐在这里,他那一桌旁,也有一侍女陪伴,给徐河斟茶上点心,这京城的女子,也比小地方的完全不一样,无论是相貌,还是衣着。
不是说用多贵重的绸料,绣着多高级的刺绣,而是一个字,薄,和另一个字,透。
薄纱,自商周时期就开始流行了,数千年经久不衰,若隐若现,似透非透。加之年纪恰好,皮肤干净紧致,十分好看。
虽然很多时候,薄纱内,是有内衬的衣服的,但显然,这个场合的女子怎么穿,是另一回事。
尤其唐时低胸抹胸,如今大越刚好是前唐藩王割据出的小国,其着装风俗并未有变,小女稍一弯腰斟茶,便是春风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