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1020章 孝子典范

第1020章 孝子典范(2/2)

目录
好书推荐: 这个影帝看着不像好人 仙府御兽 FBI神探 重生印度当首富 大家都是邪魔,怎么你浑身圣光? 反派就是这样子的 荒沙主宰 请不到神的我只好自己成神 大恶魔福尔摩斯 一婚到底,高冷男神又来了

不过,他们到的时候,开封府的铺兵已经押着被抓捕的士人,回到了开封府。

街道司的人已经入场,开始洗地。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都只能看到地上的残留血迹以及散落在街道上的被撕碎、掉落的诗词文章的残篇。

但,还是有几个辽国使团成员,全程围观了今日的盛况。

所以,耶律琚和耶律永昌一到,这些人就绘声绘色的向他们描述了这一场,百年以来最大的南朝乐子。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听完,都是不可思议,一脸震惊。

南朝的官府,居然对士大夫重拳出击了?

甚至用上了棍棒?!

这……这也太夸张了吧!

可地上的血迹,以及残留的痕迹,都说明了,这一切都是真的。

耶律琚和耶律永昌对视了一眼,都从彼此眼中,感到了震惊。

须知,哪怕在辽地,士人的地位也是很高的。

若是幽燕的汉人世家出来的读书人,那更是天生的天龙人,连契丹权贵都要礼敬。

但现在,在素来崇文的南朝,官府却一改往日的做派,对士人下狠手了。

不过……

很快两人就都反应过来——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又不能赚钱!

便只当成乐子。

也就是耶律琚多想了一些。

主要是他现在在汴京有妻有子有产有业,自然是希望南朝强盛一些。

于是,想着过些时日,入宫的时候劝谏一下。

想到这里,耶律琚就笑了起来:“哪里轮得到我劝谏?”

这南朝文武官员们,恐怕都已经在入宫的路上了吧。

……

和耶律琚想的一样。

开封府府衙前的铺兵棒打士人事件,仅仅过去不到一个时辰。

赵煦就已经收到了,包括左相吕公著在内的,都堂全体宰执的乞见札子。

对此,赵煦并不意外。

毕竟,不管是新党还是旧党,都是士大夫。

士大夫们的屁股,天然是坐在一起的。

所以,他们来见赵煦,并不意外。

不来见,才是不正常的。

赵煦把玩着群臣的札子,看向侍立在自己面前的石得一问道:“都知,探事司那边,可已整理好今日一小部分不法士人,煽动无知士人,冲击官府,辱骂、诅咒、诽谤朝廷命官的卷宗?”

这就是给这次的事件定性了。

只能,也必须是一小撮潜藏在士人中间的不法分子,利用广大士人的朴素正义感和拳拳报国之心,冲击官府,诅咒、辱骂大臣!

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大部分参与的士人与‘一小撮不法士人’分割开来。

所以,只要惩罚那一小撮不法士人就可以了。

其他的,都是‘无知’,都是被人欺骗了感情的忠君爱国之士。

开封府随便甄别一下,就都可以释放了。

当然了,名字、籍贯等信息得记录下来,若无奇迹,他们这辈子大抵都别想通过省试了。

石得一弓身答道:“回禀大家,探事司奉旨意,已将不法士人一切行径,都记录在案,甚至已绘成图录……”

没有什么比图画,更直观也更容易说服其他人的东西了。

毕竟,有图有真相嘛!

当年,郑侠不就是靠着一副流民图,差点就将王安石的变法改革大业给狙击掉了?

赵煦嗯了一声,摩挲了一下双手,就吩咐道:“尽快将相关图录、卷宗,都送到宫中来……”

“另外,安排汴京新报,每天开始,连续刊载相关文章……”

“具体要求,我随后会下指挥!”

“诺!”

君臣正讨论着相关的事情,殿外候着的童贯,已急急忙忙的进来禀报:“大家,两宫慈圣圣驾已到福宁殿外……”

赵煦连忙结束和石得一的谈话,站起身来:“怎连太母与母后都惊动了?”

向太后被惊动,赵煦不意外。

毕竟,宰执大臣们,肯定也会礼貌性的给向太后上札,说明情况。

但,庆寿宫的太皇太后,怎么也来了?

她不是应该在庆寿宫里,与几位太妃一起搓麻将吗?

是的——赵煦为了让庆寿宫的太母,安养晚年。

于是,就在今年正月后命沈括带人,用象牙做了几副麻将,敬献给了庆寿宫。

当然了,顺手送上包括血战到底在内的各种麻将简单通俗玩法也在情理之中。

起初庆寿宫还不以为意,但很快就沉迷其中。

根据梁从政等人的报告——自是,太皇太后爱幸之,日与诸太妃等于禁宫中洗搓麻将。

赵煦听完,非常满意。

这才是合格的太皇太后!

年纪大了,就该打麻将,养养鸟,少关心外廷的事情。

但庆寿宫这次,依旧听到了风声。

甚至和向太后一起过来了。

这让赵煦立刻警惕了起来——谁在给庆寿宫通风报信?

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然后就是——好啊!

太皇太后果然还是关心国家!

看来,朕还是不够孝顺!

“回禀大家……”童贯低着头,小声的禀报:“臣还不知……要不要臣去问一问梁从政、粱惟简等人?”

赵煦摆摆手,冷冷的道:“不必了!”

“且与我一起去迎两宫吧!”

这次的事情,对他倒是个提醒——庆寿宫那边,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得盯紧了。

同时一定要查出,庆寿宫是怎么知道的?

得把这个漏洞给堵上。

毕竟,庆寿宫今天的表现,已经证明了——太皇太后的权力欲,没有半点消退。

相反,她在想方设法的争取重新垂帘。

这怎么能行?

赵煦理了理自己的衣襟。

上上辈子,少年时的那些如同梦魇一样的记忆,在脑海中闪过。

无论如何……不管怎样……

“朕都绝不会重蹈覆辙!”

“所以……”

“太母,别逼朕啊!”

“朕可不想,大宋再出现一个如同斧声烛影一样的传说!”

想对付一个在大内的老妇人。

赵煦根本不需要大动干戈。

一道密旨,几个老剩军,一个恰当的机会,就足矣!

赵煦之所以不做,并非他念及什么祖孙情——这玩意若真的有,也早在他上上辈子的那些梦魇般的日日夜夜中被消耗殆尽了。

不然,上上辈子,朝臣们提出要废太皇太后的宣仁烈圣谥号,甚至建议将其梓宫从永厚陵里迁出来的时候,他为何只是不同意,却没有惩罚任何一个提议这样做的大臣呢?

也并非是顾念什么舆论观感。

说老实话,这大内禁宫固然是个筛子,但也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流传出去。

保密工作只要做好,不会有外人知道。

赵煦唯一不那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向太后!

他必须顾忌向太后的想法。

这才一直在表面上,维持着祖慈孙孝,其乐融融的样子。

甚至,在太皇太后撤帘后,反而提高了高氏命妇和高家人的地位、待遇。

每日早晚请安,也很少落下。

偶尔没去也会专门派人去说明原因。

于是直到现在,包括向太后在内的所有人的眼中,赵煦都是一个孝顺、聪明、爱护宗室、宽遇外戚的好孙子,好皇帝。

实乃当代孝子的典范!

嗯,其实赵煦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不过,他理解的孝,和当代的孝,有亿点点的不同。

孝之大者,当如唐太宗,也当如明太宗。

孟子不也说了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本章完)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