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首辅曹洪 > 一百三十九 本该死去的太守

一百三十九 本该死去的太守(2/2)

目录
好书推荐: 降临1994 超神系统 霸印 苍冥之境 武极破界 重临修仙路 骸骨灰烬 超级全能王 杀场 洪荒之我乃冥河

才人cāo着一口流利的官话,听起来就不是那种目不识丁,口齿不清的乡下人。

正以为内如此,曹洪停下了马,往人群人看去,却见一个四十岁,蓬头垢面,身上的长袍破破烂烂,背着一个包袱的男子跌跌装装地挤了出来,曹洪策马来到道旁,下马观望,那男子随即跟到近前抱拳说道:“将军,手上拿的乃是铁脊丈八矛,背上宝剑更非凡品,胯下又是西凉骏马,不知你是哪位大人麾下?”

曹洪看了一眼来人,四十多岁,满面尘土,但是尘土不及之处还是可以看到他白皙的皮肤,明显不是那种庄稼人黑红sè的肤sè,手上特别是虎口之处有厚厚的老茧,不用说,是练家子的,而且是两边都有,显然是会用长兵器,这种老茧长势和拿锄头长出来的老茧不一样,曹洪一眼就看得出来。

此人应该是一个官员,而且是个会武功的官员,看他肤sè就知道此人应该自小就生活优越,没吃过什么裤头,不是那种从低位混上来的人,显然是得了东汉选官制度的关照而平步青云的官二代,至于是大官二代,还是小官二代,就得问问才知道了。

“在下曹洪,字子廉,乃是兖州牧曹孟德曹公麾下的鹰扬校尉,鄄城令,不知阁下是...”

那人听到兖州牧脸皮明显跳了一下,但是随即喜笑颜开:“兖州牧!哈!曹公做了兖州牧?这几ri听到有人说黄巾贼三十万大军被曹公杀败,还以为是谣传,想不到真有其事!曹将军!曹校尉!我可算见到曹公的人了.........”说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曹洪坐骑上装着胡饼和脂膏的袋子,喉头动了动,咕嘟一下吞了泡口水。

“...........阁下是...”在没弄清楚对方是谁前,曹洪没打算给他东西吃。

那人醒悟过来,随即说道:“啊哦!....本官...不..在下乃是泰山郡太守应劭,应仲瑗,说来惭愧之极...在下抗贼不利,落到这般境况。”

本来他想说本官,可是如此狼狈实在说不出来,所以转而说在下,曹洪听到此人名字顿时怀疑地道:“我怎么听说应劭已经兵败生死?”

应劭闻言突然大哭道:“那并非在下!乃是家兄耳!是家兄冒在下之名赴死,让在下摆脱了贼军的追击!”

曹洪闻言心中倒有几分相信,古人取字,有些就喜欢待伯,仲,季之类的字,伯一般是大哥,比如孙策是伯符,仲就是老二的意思,比如孙权是仲谋,司马懿是仲达,许褚是仲康,季就是老三的意思,比如刘璋就是季玉。

这家伙一开口就是仲瑗,而且几乎是冲口而出,想必不会说谎,而且现在哭得情真意切,想必是真的,于是曹洪取下了装着食物的袋子,递给他说道:“应太守先吃东西吧!”

“多谢!多谢!在下已经饿了两ri了,差点就想和这群流民一样吃人肉了!唔唔此乃人间美味也!!!”应劭一边说话一边狼吞虎咽着。

ps:应劭,东汉学者,字仲瑗(按《刘宽碑yin故吏名》作仲援、仲远者皆误)。汝南郡南顿县人。父名奉,桓帝时名臣,官至司隶校尉。劭少年时专心好学,博览多闻。灵帝时被举为孝廉。中平六年至兴平元年(194)任泰山郡太守,后依袁绍,卒于邺。应劭博学多识,平生著作11种、136卷,现存《汉官仪》、《风俗通义》等。《风俗通义》存有大量泰山史料,如《封泰山禅梁父》篇记述泰山封禅轶事,《五岳》篇详载了岱庙,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辑入《后汉书.祭祀志》,为应劭所引用的马第伯《封禅仪记》,是中国最早的游记文学作品之一。

此人对当时的礼仪复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陶谦和曹cāo之间大战的重要人物,不得不说

...

目录
新书推荐: 谍战:红色掌柜 横推亮剑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锦画江山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容颜皇后 民国大能 妻乃大元帅 铁血抗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