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千古之谜(2/2)
刘子峰说完,在小厮的引领下,大步的朝着门口走了过去。
就在刘子峰走在街上的时候,一名五大三粗,身着打着补丁长袍的男子,手里拄着一根盲杖,手拿算卦招牌的男子,翻着一双恐怖的白眼,缓缓的朝着刘子峰的方向撞了过来。
“这位爷,在下隔着这么远,已经感觉到您身上的官威凛冽,血气冲天,想必这位爷必是行伍中人啊,只是最近在下看你印堂发黑,必有一番劫难,不如让在下替您卜一卦,以解去这困厄如何?“
刘子峰眼看四下无人,一把将那男子拉到了一旁的一条无人的巷子里,一个耳光,毫不留情的打了过去,
“算你个头!大郎,你这个混蛋,装什么不好偏要装瞎子,你都装成瞎子了,还怎么看到我印堂发黑!“
那青年的白眼迅速翻了回来,露出了一双黑漆漆的眼珠,摸着脑袋不好意思的看着刘子峰,
“嘿嘿,姐夫,朱军师之前嘱咐过,让我无比打扮的不能引人注意,所以,“
刘子峰没好气的白了蒋大郎一眼,心里对朱元璋很是鄙视,你老兄怎么也是建立了锦衣卫那样庞大严密特务系统的牛叉人物,怎么派这个夯货来和哥联系。
想到锦衣卫,刘子峰的心里,忍不住的一阵唏嘘。
前世的他,曾经在《潜伏》最火的时候,研究过关于内战时期的一些谍战的资料。
他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谍战特务工作做的最出sè的,绝对要数朱元璋手下的锦衣卫。
这个庞大的特务机器,在朱元璋和朱棣的手里,几乎达到了其特务统治的顶峰,南到与安南的交界,北到大明的属国朝鲜,都有锦衣卫活动过的踪迹。
这些锦衣卫组织严密,几乎都是与上线进行单独的联系,其纪律xìng更是严密无缺。
令人感觉到恐怖的是,不管是大明朝的敌人,还是大明朝的官员,几乎和老婆同房时候的姿势,都以chūn---宫图的形式,放到了锦衣卫指挥使的案头。
当时的刘子峰,对此感觉到相当的不可思议,众所周知的,军统有戴笠和毛人凤,而我党这边有李克农,这些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有着很缜密的思维能力。
而朱元璋,确是扁担掉在地上都不知道是个一字的大老粗,即便他后来怎么狂补,也不可能会有如此的严密的思维去控制这样一个情报组织。
更何况,锦衣卫的建立,最早的史料还是来自于大明朝建立以后,当时的朱元璋,恼恨那些和他一起打江山的文臣武将腐---化,派遣锦衣卫,对那些官员进行监视,动辄大肆的捕杀。
只是,这种结论只能用来骗骗那些智慧考据故纸堆的老学究而已,至少他刘子峰,就绝对不相信,这些最优秀的间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将复杂的侦缉活动做的如臂使指。
战争,才是对这些间谍最好的学习成长渠道,而这些最优秀的间谍,很明显就是在开国时期那些战争里锻炼出来的最优秀人才。
想到这里,刘子峰不由得心情澎湃,他很好奇,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能力,在战争的时期,布置出这样的一招奇兵出来,将整个的间谍活动,搞遍了整个的中原大地。
这个人,到底是在民间有活神仙之称的刘伯温,还是以小诸葛见称的李善长,当然了,最大的可能,还是以小吏之身,轻摇直上占据相位的胡惟庸。
可是如果真的是胡惟庸的话,在洪武年间轰动全国的胡惟庸案里,他在锦衣卫里的门生故旧,应该事先就会给他风声,而不至于让他束手待毙。
不管如何,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桩巨大的悬案,而其玄妙之处,就在于那神秘人的神秘身份。
“姐夫,你怎么了。”
蒋大郎见刘子峰良久不语,讪讪的看着他的脸说道。
“没什么,我在想一些事情,大郎,你这次来这里,是有什么任务在身吗。”
刘子峰仔细的四望了一下,确定没有人对他进行监视后,这才小心翼翼的对蒋大郎说道。
“朱军师说,你这边手里现在却人手,让我带了是几个弟兄来这里帮你!”
蒋大郎有些畏惧的看着刘子峰说道。
“嗯,好,不过现在我的环境有些危险,你现在不方便住在我家,等过一段时间,你和你的人,我都安插进我的军营里。”
刘子峰感慨的叹息了一声,这个朱升,还真是自己肚子里的蛔虫,什么事都想到了前面。
他刘子峰刚刚替代林玉锋走马上任,手里的根基也还不稳,正在发愁亲信的人手,蒋大郎这个亲小舅子,就被派到了他的手下。
想到这些问题,刘子峰的心头不由得一阵震动,这个朱升,只在元史里出现过几次,至于朱元璋夺得天下后,他却没有随着那些功臣鸡犬升天,也从此在史籍里消失了踪迹。
难道,那个锦衣卫背后的神秘人,居然是他吗?